[实用新型]一种互感器装夹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3480.7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2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凌;侯兴哲;胡天链;吴健;陈刚;胡晓锐;魏东;郑可;孙洪亮;欧习洋;王毅;周华勇;张喜;赵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绵阳福德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22 | 分类号: | B65D19/22;B65D19/44;B65D1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112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感器 托盘 | ||
1.一种互感器装夹托盘,用于对互感器的夹紧以及物流输送,包括与生产线相配合的支撑架底座(1)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底座(1)上表面的托盘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底板(2)上排布设置有多个互感器夹紧机构(3),
所述互感器夹紧机构(3)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托盘底板上的第一活动卡板(31)以及第二活动卡板(32),
所述第一活动卡板(31)上设置有第一夹紧指(311);
所述第二活动卡板(3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紧指(311)相配合的第二夹紧指(321);
所述第一活动卡板(31)与所述第二活动卡板(32)相互配合设置,以保证所述第一夹紧指(311)与所述第二夹紧指(321)能够相对滑动并夹紧所述互感器,
所述互感器装夹托盘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互感器夹紧机构(3)并能够保持第一夹紧指(311)与第二夹紧指(321)对所述互感器的夹紧状态的驱动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装夹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夹紧机构(3)相互平行且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托盘底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装夹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卡板(31)上成排设置有多个第一夹紧指(311),所述第二活动卡板(32)上成排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夹紧指(311)相成对配合的第二夹紧指(3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装夹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托盘底板(2)上的卡板盖板(33),所述卡板盖板(33)上设置有盖板槽以及夹紧指滑动槽,所述盖板槽与所述托盘底板(2)之间形成滑动空间,所述第一活动卡板(31)与所述第二活动卡板(32)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夹紧指(311)与所述第二夹紧指(321)穿过相应的夹紧指滑动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装夹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卡板(311)和/或所述第二活动卡板(321)上开设有滑动槽(35),且与 其对应的夹紧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槽(35)内,所述滑动槽(35)内安装有用于对设置在所述滑动槽(35)内的夹紧指进行弹性限位的限位弹簧(3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装夹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
相对地开设在所述第一活动卡板(31)以及第二活动卡板(32)上的腰型孔(34);
手柄臂(41),所述手柄臂(4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突起圆柱(411)和第二突起圆柱(412),且两突起圆柱之间设置有旋转头(413),所述第一突起圆柱(411),插入所述第一活动卡板(31)的腰型孔内,所述第二突起圆柱(412)插入所述第二活动卡板(32)的腰型孔(34)内,
所述旋转头(413)穿过所述卡板盖板(33)以及所述托盘底板(2),所述手柄臂(41)通过所述旋转头(41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托盘底板(2)上,以保证能够通过转动所述手柄臂(41)来实现两活动卡板间的相对移动,完成两夹紧指的夹紧动作,
所述手柄臂(41)的第二端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限位销(414),所述托盘底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销(414)相配合的限位销槽(43),以保证所述夹紧指实现夹紧动作时,所述限位销(414)能够插入所述限位销槽(43),实现对所述手柄臂的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感器装夹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托盘底板(2)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臂(41)相连的回复弹簧(42),以保证在回复弹簧(42)的作用力下实现对互感器的夹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感器装夹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托盘底板(2)上的限位板(44),所述限位销槽(43)开设于所述限位板(4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互感器装夹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托盘底板(2)底部的多个顶脚(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互感器装夹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脚(5)上开设有锥形孔(51),且所述锥形孔(51)沿所述顶脚(5)向所述托盘底板(2)方向的孔截面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绵阳福德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绵阳福德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34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酸法生产菊粉的预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独立式发动机启停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