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向变量柱塞泵的摇摆支撑装置及柱塞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4180.0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王贵;彭程;安伯友;祁文;姜鹏;张振军;赵景鹏;王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变量 柱塞 摇摆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盘支撑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轴向变量柱塞泵的斜盘摇摆支撑结构及柱塞泵。
背景技术
轴向柱塞泵以其工作压力大、工作效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点,在各种容积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有轴向变量柱塞泵的斜盘支撑结构多为斜盘与支撑型面直接接触并在接触表面发生相对运动,以实现泵的变量。虽然这种实现方式也能满足柱塞泵的使用,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斜盘与支撑型面直接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这就对支撑型面材料的硬度等性能要求较高,且对支撑型面加工精度要求高,使得柱塞泵的制造成本提高;
2、由于支撑型面与斜盘直接配合接触并相对运动,易发生磨损,导致支撑结构的使用寿命较短;
3、零件磨损后维修困难,多为直接报废,泵的维修成本高;
4、由于斜盘与支撑型面直接配合接触并相对运动,斜盘与支撑型面之间的相对作用力比较大,斜盘摆动不灵活,变量控制的灵敏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斜盘与支撑型面直接接触、相对作用力较大产生的斜盘支撑结构制造和维修成本高、寿命短、变量控制灵敏性差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向变量柱塞泵摇摆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轴向变量柱塞泵摇摆支撑装置,包括斜盘3,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轴瓦20,所述轴瓦20的一端紧固贴合在端盖2的型面上,所述轴瓦20的另一端与斜盘3接触。
上述斜盘3在柱塞泵排油的一侧设置有储油槽21并开有过油小孔22,所述储油槽21位于斜盘3与轴瓦20接触的一侧,所述过油小孔22的一端与储油槽21相通,所述过油小孔22的另一端和与过油小孔接触的滑靴4相通,高压油由柱塞5和滑靴4流进过油小孔22进入储油槽21内。
上述过油小孔22内放置有阻尼塞18,所述阻尼塞18设置在靠近滑靴4的一端,所述阻尼塞18上设置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连通过油小孔22和与过油小孔接触的滑靴4。
一种基于上述支撑装置的柱塞泵,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泵轴、端盖、缸体,配油盘、壳体以及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斜盘3和轴瓦20,所述轴瓦20的一端紧固贴合在端盖2的型面上,所述轴瓦20的另一端与斜盘3接触。
上述斜盘3在柱塞泵排油的一侧设置有储油槽21并开有过油小孔22,所述储油槽21位于斜盘3与轴瓦20接触的一侧,所述过油小孔22的一端与储油槽21相通,所述过油小孔22的另一端和与过油小孔接触的滑靴4相通,高压油由柱塞5和滑靴4流进过油小孔22进入储油槽21内。
上述过油小孔22内放置有阻尼塞18,所述阻尼塞18设置在靠近滑靴4的一端,所述阻尼塞18上设置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连通过油小孔22和与过油小孔接触的滑靴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对支撑型面材料硬度等性能及加工精度要求低,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由于支撑型面与斜盘不直接接触,不需要对支撑型面材料进行特殊热处理,也无需对支撑型面的尺寸及形位公差提出很高要求,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2、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使用轴瓦代替传统支撑结构中支撑型面与斜盘配合并相对运动,且轴瓦表面为耐磨涂层,对零件的使用寿命有了很大提升。
3、维修方便、维修成本低。传统支撑结构由于斜盘与支撑型面直接配合,磨损后维修困难,多为直接报废,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结构只需更换轴瓦即可,大大降低了维修的难度及成本。
4、斜盘摆动灵活、轴瓦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斜盘处开有过油通道及储油槽,可在其与轴瓦配合型面间形成油膜,不仅改善斜盘与轴瓦间的受力情况,还改善了润滑条件,既能提高斜盘摆动的灵活性,又能增大轴瓦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向变量柱塞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斜盘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2-端盖,3-斜盘,4-滑靴,5-柱塞,18-阻尼塞,19-螺钉,20-轴瓦,21-储油槽,22-过油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4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转子的弹性叶片式泵或马达
- 下一篇:GSM远程无线智能控制自动抽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