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面板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064922.X 申请日: 2013-02-04
公开(公告)号: CN203164928U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发明(设计)人: 赖建文;池茗权 申请(专利权)人: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3/041 分类号: G06F3/041
代理公司: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代理人: 寿宁;张华辉
地址: 中国台湾***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面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含低温导电材料的桥接部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器是结合感测技术及显示技术所形成的一种输入/输出装置,普遍使用于电子装置中,例如可携式及手持式电子装置。

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一种常用的触控面板,其利用电容耦合效应以侦测触碰位置。当手指触碰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表面时,相应位置的电容量会受到改变,因而得以侦测到触碰位置。

触控面板一般是由正交的X电极列与Y电极列所组成,其中一种电极列借由桥接部(bridge)以电性连接。传统触控面板的桥接部一般是由金属所形成。然而,金属桥接部会造成反射及透光度降低等问题。另一种传统触控面板的桥接器则是由氧化铟锡(ITO)所形成。然而,氧化铟锡需使用高温(例如大于300℃)的工艺环境,且需进行退火工艺。此外,还需使用强酸(例如王水)以蚀刻形成所要的图样,因而容易造成电极的破坏。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颖的触控面板,用以改善传统触控面板的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的触控面板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触控面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其桥接部使用低温导电材料,以简化工艺、提高触控感应度,且可避免反射及透光度降低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控面板包含透明基板、多个第一电极列、多个第一导电连接部、多个第二电极列、多个导电桥接部及多个绝缘块。第一电极列沿第一轴向形成于透明基板上,该第一电极列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且第一导电连接部用以连接沿第一轴向的相邻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列沿第二轴向形成于透明基板上,该第二电极列包含多个第二电极,且导电桥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沿第二轴向的相邻第二电极,所述导电桥接部包含低温导电材料。绝缘块位于导电桥接部与第一导电连接部之间。

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低温导电材料包含氧化铟锡ITO及锌Zn。

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锌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

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低温为室温。

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导电连接部、该绝缘块及该导电桥接部从该透明基板由下而上依次堆叠。

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导电桥接部、该绝缘块及该第一导电连接部从该透明基板由下而上依次堆叠。

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透明基板包含玻璃、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环烯烃共聚合物COC。

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列或该第二电极列包含非透明导电材料所形成的透光结构。

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非透明导电材料包含多条纳米金属线或多个纳米金属网。

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列或该第二电极列包含透明导电材料所形成的透光结构。

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透明导电材料包含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铝AZO或氧化锡锑ATO。

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绝缘块包含光学胶OCA、二氧化硅或压克力。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工艺仰视图。

图2显示图1C沿剖面线2-2’的剖视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0  触控面板        200  触控面板

10   透明基板        11   第一电极列

110  第一电极        111  第一导电连接部

12   第二电极列      120  第二电极

13   绝缘块          14   导电桥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以及其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触控面板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49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