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5307.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8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枝林;李再胜;雍承霞;关明和;关勇鑫;关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县天禾种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植保 机械 | ||
1.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包括左支架、右支架、中间支架、支撑和收放机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支架固定在乘坐式插秧机的前大架上,左支架和右支架都通过支撑和收放机构连接在中间支架上,在喷洒农药时左支架和右支架打开到与中间支架在同一平面位置,喷洒结束后收回到插秧机的两侧面,中间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上都装有扇形喷嘴(26),利用担架式弥雾机(27)将储液装置中农药输送到扇形喷嘴(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其特征在于:左支架和右支架结构相同,包括喷头安装梁(3)、斜梁(4)、加强梁(5)和竖梁(6),喷头(1)通过卡箍(24)连接在喷头安装梁(3)上,喷头(1)和水管(2)中间用接头(23)连接,喷头(1)上装有扇形喷嘴(26)和一个阀门(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其特征在于:中间支架包括边梁(7)、上梁(8)、连接梁(9),螺栓(10)和下梁(11),下梁(11)用来安装喷头(1),中间支架通过螺栓(10)和连接梁(9)固定在乘坐式插秧机的前大架上,连接梁(9)上从高到低加工有多个通孔,可根据秧苗的高度不同,调整中间支架和左、右支架的高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其特征在于:左支架和右支架都通过支撑和收放机构连接在中间支架上,支撑和收放机构包括上连扳(12)、下连扳(13)、转轴(14)、弹簧压板(15)、弹簧(16)、上连接座(17)、下连接座(18)、螺母(19)、插销座(20)、插销(21)和插销孔(22),上连扳(12)连接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竖梁(6)的顶部,下连扳(13)连接在中间支架边梁(7)的顶部,并位于上连扳(12)的下面,插销座(20)连接边梁(7)上,插销孔(22)连接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竖梁(6)顶部的前方,左支架和右支架打开时插销(21)插入插销孔(2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其特征在于:下连接座(18)连接在中间支架边梁(7)下方的后面,弹簧压板(15)连接在中间支架边梁(7)中间的后面,上连接座(17)连接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竖梁(6)下方的内侧,并位于下连接座(18)的上方,弹簧(16)位于弹簧压板(15)和上连接座(17)之间,转轴(14)从上向下依次穿过上连扳(12)、下连扳(13)、弹簧压板(15)、弹簧(16)、上连接座(17)、下连接座(18)后用螺母(19)并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其特征在于:上连接座(17)为半圆筒体,在周向开有圆弧槽,下连接座(18)为圆筒体,左支架和右支架打开时,上连接座(17)的圆弧槽卡在下连接座(18)上部的圆周上,左支架和右支架向后收回时,上连接座(17)的半圆筒卡在下连接座(18)上部的圆周上,上连接座(17)不仅可在下连接座(18)上转动,而且具有限位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其特征在于:储液装置包括漏斗(29)、储液罐(30)、阀门(31)、管道(32)、回油管(33)和吸油管(34),上部的储液罐(30)为备液罐,上、下储液罐(30)通过管道(32)连在一起,中间有一个阀门(31),储液罐的顶部有一个漏斗(29),其作用是加液和减少液体晃动,防止液体外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其特征在于:担架式弥雾机(27)泵上的进液嘴和吸油管(34)相通,回液嘴和回油管(33)相通,三个出液嘴分别与左支架、中间支架和右支架上的水管(2)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县天禾种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未经郎溪县天禾种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53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枇杷叶茶烟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