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点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5626.1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精控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0 | 分类号: | B05C5/00;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点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点胶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液晶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领域中。众所周知,液晶屏装完管脚后,为了能使管脚与液晶屏更加牢固的连接一起,都要封UV胶。目前,封UV胶这个工艺基本采用人工操作完成,采用人工封胶存在如下缺陷:1、人工强度大,生产效率低;2、封胶不均匀。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点胶机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封胶均匀的自动点胶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自动点胶机,包括机架及电源,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有控制装置、出胶装置、点胶装置、传送装置及导向修正装置,所述的出胶装置、点胶装置、传送装置及导向修正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控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触摸屏、电器箱及控制电路,所述的触摸屏通过控制电路与电器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所述的出胶装置包括装胶压力桶及调压阀,所述的装胶压力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调压阀与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点胶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支座、第二固定支座、第一点胶阀机构、第二点胶阀机构、第三点胶阀机构、第四点胶阀机构及导柱,所述的导柱其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点胶阀机构、第二点胶阀机构和第一固定支座,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点胶阀机构、第四点胶阀机构和第二固定支座,所述的第一固定支座上设置有可调节第一点胶阀机构与第二点胶阀机构间距的第一宽度调节轮,所述的第二固定支座上设置有可调节第三点胶阀机构与第四点胶阀机构间距的第二宽度调节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第一点胶阀机构或第二点胶阀机构或第三点胶阀机构或第四点胶阀机构均包括安装座、点胶阀、点胶阀夹紧件、点胶头、感应器及用于调节点胶阀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的点胶阀通过点胶阀夹紧件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的点胶头与点胶阀连接,所述的感应器与控制装置控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点胶阀上的点胶阀高度微调调节按钮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点胶阀高度粗调调节手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及传送电机,所述的传送带设置在机架上并与传送电机连接,所述的传送电机与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导向修正装置包括导向板及用于固定导向板方向的修正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点胶机,包括机架及电源,在机架上设有控制装置、出胶装置、点胶装置、传送装置及导向修正装置,所述的出胶装置、点胶装置、传送装置及导向修正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控制连接。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点胶机可完全取代过去的人工手工操作,不仅大大的降低了人工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封胶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点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点胶阀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点胶机,包括机架1及电源,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上设有控制装置、出胶装置、点胶装置、传送装置及导向修正装置,所述的出胶装置、点胶装置、传送装置及导向修正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控制连接。
仍参见图1,控制装置包括触摸屏21、电器箱22及控制电路,触摸屏21通过控制电路与电器箱22连接。
再参见图1,出胶装置包括装胶压力桶31及调压阀,装胶压力桶31设置在机架1上,调压阀与控制装置连接。
参见图2,点胶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支座41、第二固定支座42、第一点胶阀机构43、第二点胶阀机构44、第三点胶阀机构45、第四点胶阀机构46及导柱47,所述的导柱47其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点胶阀机构43、第二点胶阀机构44和第一固定支座41,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点胶阀机构45、第四点胶阀机构46和第二固定支座42,第一固定支座41上设置有可调节第一点胶阀机构与第二点胶阀机构间距的第一宽度调节轮411,第二固定支座上设置有可调节第三点胶阀机构与第四点胶阀机构间距的第二宽度调节轮4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精控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精控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5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