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便携式艾灸灸目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5946.7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4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凡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朋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便携式 灸目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便携式艾灸灸目器,属于眼部保健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常见的排毒方法,因为艾火的热力渗透肌肤,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温经止痛,平衡阴阳,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目前市场出现的各种用于固定艾条的艾灸盒均是呈长方体形,而眼部比较脆弱,因此很难对眼部周围的穴位进行艾灸,传统的开放式艾灸方法,艾条及艾油等挥发物质无法有效的被眼部吸收利用,影响眼部艾灸的效果,且熏灸时只能采用仰卧位,长时间会引起患者体感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艾灸便携式艾灸灸目器,克服现有技术中艾灸盒不能对眼部进行艾灸或者开放式的艾灸方法不能使挥发性物质被眼部有效利用及影响穴位吸收效果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艾灸便携式艾灸灸目器,包括灸盒本体、盒盖及艾条支架,所述灸盒本体为近似眼罩的形状,所述灸盒本体的周边上及盒盖上均设置有用于内外气体流通的孔洞;所述灸盒本体上边缘设有卡凸,所述盒盖内侧边缘设有卡槽,所述灸盒本体与所述盒盖通过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槽配合扣紧,所述盒盖呈扁平的椭圆体形;所述艾条支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灸盒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灸盒本体设置成近似眼罩的形状,通过灸盒本体及盒盖扣合,且在灸盒本体边缘处设有孔洞,当灸目器内的艾条燃烧 或艾油挥发后,可以从眼睛周围及盒盖挥发出来,且不会对眼球造成伤害或对患者眼球造成任何不适,该结构设计提高了眼部艾灸效果,且使用安全,使用时可以可选择站立、仰卧、坐位等自感舒适的体位进行熏灸治疗,避免了长期仰卧位带来的不适,从各方面保证了治疗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灸盒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灰网。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防止艾条燃烧产生灰尘进入眼睛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艾条支架为方形,且支架的上端设有至少一对用于放置标注尺寸艾条的U型卡口。
进一步,所述U型卡口为2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更好的固定艾条。
进一步,所述孔洞直径为0.2~0.8c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范围内的孔径大小可以有效保证艾条的正常燃烧,更利于热气体分散均匀的穿透人体表面。
进一步,所述盒盖上的多个孔洞构成河图或洛书图案。孔洞便于内外空气流通,也是艾油等挥发物质与皮肤有效接触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中的灸盒具有如下的优点:
(1)可以起治疗效果的艾烟更加集中圆融地渗透进穴位四周,形成一个热能量圈,向眼部周围皮肤及机体内部扩散;同时也契合了中国传承已久的“方圆”文化。
(2)热力均匀可避免灼伤皮肤;
(3)可选择站立、仰卧、坐位等自感舒适的体位进行熏灸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便携式艾灸灸目器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便携式艾灸灸目器主视图;
图3为图2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一种艾灸便携式艾灸灸目器侧视图;
图5为图4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灸盒本体,2、盒盖,3、孔洞,4、弹性松紧带,5、艾条支架,6、U型卡口,7、灰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艾灸便携式艾灸灸目器,包括灸盒本体1、盒盖2及艾条支架5,所述灸盒本体1为近似眼罩的形状,所述灸盒本体1的周边上及盒盖2上设置有用于内外气体流通的孔洞3;所述灸盒本体1上边缘设有卡凸,所述盒盖内侧边缘设有卡槽,所述灸盒本体1与所述盒盖2通过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槽配合扣紧,所述盒盖2呈扁平的椭圆体形;所述艾条支架5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灸盒本体1内。所述灸盒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灰网7。所述近似眼罩形状的灸盒本体1上的眼罩绷带可以为弹性松紧带4。
所述艾条支架5为方形,且支架的上端设有2对用于放置标注尺寸艾条的U型卡口6。所述孔洞直径为0.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朋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朋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59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