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极智能防外力破坏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5990.8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尚凌辉;刘强;邬烈忠;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捷尚智能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极 智能 外力 破坏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监控产品,具体是一种多极智能防外力破坏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国外内目前已有一些电网视频监控的初级产品原型出现,但尚未推广普及。国内一些公司推出了基于图像监测算法的电网防外力破坏系统,这些系统是对于普通安防监控系统的简单移植,采用监控系统中传统的球机,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这样的监测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安防监通过判断拍摄图像中是否出现异常物体进行告警,而实际场景在摄像机中呈现为平面,对于输电线路这样纵深很大的拍摄场景,不能有效区分异物出现的实际位置,易造成误报。
能够感知深度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激光雷达,红外线等传统方式。激光雷达成本高,红外线无法检测远距离物体,两者受雨和雾的影响都非常大,因此都不适合对输电线路的监控。立体视觉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外已经有了实际的应用,包括著名的美国火星探测车,机遇号和勇气号;美国DARPA无人驾驶车竞赛中广泛使用立体视觉系统进行障碍物识别。
当前,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存在大量的施工现场,如修高速路、修铁路、搞基建等等,这些施工现场需要用大型的施工机械,例如吊车、灌浆车、翻斗车等,这些大型机械在工作时往往会忽略上面的架空输电线路,会穿越高压线的安全距离,直接造成闪络、跳闸事故。而目前,在电力行业架空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技术手段很缺乏,基本上是用人员现场值班看护。迫切需要一种装置可以替代人工监视的产品。
由于产品是挂在野外输电线路的杆塔上,靠太阳能浮充及蓄电池供电,电能源十分有限。目前几种科技产品的情况是:1)、红外线技术的产品,耗电量太大无法满足,其次也无法满足输电线路两级杆塔之间一个档距500米远距离的监测;2)、使用激光技术的产品也存在不适用性;3)、使用雷达探测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极智能防外力破坏预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检测模块、WIFI模块、云台、声光/无线报警模块、嵌入式系统、GPRS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发电模块。发电模块将产生的电能存储在电源管理模块中,电源管理模块给嵌入式系统供电,所述的嵌入式系统控制检测模块、WIFI模块、云台、声光/无线报警模块和GPRS模块的电源;嵌入式系统通过串行总线与检测模块、GPRS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进行通讯;检测模块通过串行总线与云台信号连接,通过网口连接WIFI模块,通过IO口触发声光/无线报警模块。
所述的检测模块由图像采集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激光测距模块组成。
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由电源管理组件和蓄电池组成。
所述的发电模块由光伏电池和风力发电机组成。
所述的图像采集模块为500万像素CMOS低功耗相机或CCD相机。
本实用新型利用多种传感技术来实现检测;可达到监测和预警的作用,可有效地减少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主控板采用低功耗单片机4作为电源主控芯片,控制所有模块的电源开启与关闭状态。主控板使用ARM处理器5处理电网规约协议,图像数据的打包传输处理等工作。主控板的供电来自于电源管理模块(由电源管理组件7和蓄电池6组成),并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和小型风机的风光互补系统8为整个系统供电。
相机1采用500万像素CMOS低功耗相机。在相机中实现完整软硬件设计,实现图像采集,压缩,周界报警等功能,无需修改PCB版。相机1(即图像采集模块)、红外发射模块2和激光测距模块3组成检测模块。
通讯模块选用2G GPRS通讯模块12和基于RJ45网络接口的WIFI模块9。云台10选用普通云台,声光报警模块11为两种可选,第一种为高音喇叭与LED警灯,第二种为无线模块,发送无线报警信号,接收端接收信号后报警。两种模块可同时选择。
单片机4控制检测模块、WIFI模块9、云台10、声光报警模块11、ARM处理器5和GPRS通讯模块12的电源。主控板通过RS232串口和检测模块进行通讯,通过RS485串口和GPRS通讯模块以及电源进行通讯。检测模块通过RS485串口连接云台,通过网口连接WIFI模块,通过IO口触发声光报警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捷尚智能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捷尚智能电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5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SF6泄漏报警系统的主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税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