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噪声电力用高压并联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6915.3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5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远;陈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锦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永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0 | 分类号: | H01G2/00;H01G2/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吕军林 |
地址: | 20161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电力 高压 并联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低噪声电力用高压并联电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的高压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均产生噪声,给环境带来噪声污染。电容器噪声的产生是电容器在外施交流电压的作用下,极板间产生有规律的机械震动,以和机械震动方向一致的纵向波方式沿电容器底部和出线套管方向传播到外界空气中,从而形成了噪声,其声源就在电容器芯体内的单元中。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910023480.2)中公开了一种采用微穿孔板及实板组合结构的低噪声电力电容器,涉及高压直流换流站中滤波、并联及PLC电容器装置使用,在常规电容器箱体内的下部,安装一微穿孔板和实板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由绝缘纸板固定。该组合结构安装后,再向电容器箱体内装电容器芯子,抽真空,注油等,完成整个电容器的制造。该发明不改变电容器内部结构,制造过程简单,成本低,也能起到一定的降噪效果。这种电力电容器尽管采用了一些减噪措施,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仍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噪声。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噪声电力用高压并联电容器,该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小。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低噪声电力用高压并联电容器,包括箱壳,箱壳的口部设置有箱盖,箱壳内设有若干并联在一起的电容器芯体单元,其特征在于,这些电容器芯体单元在箱壳内并列设置,每只电容器芯体单元的外周均套有弹性绝缘材料制成的减震吸音套,套有减震吸音套的电容器芯体单元被固定结构固定在一起。这些装有减震吸音套的电容器芯体单元可以是通过下述的带箍被固定为一个整体,或者是在箱壳内设置分隔片而达到把这些电容器芯体单元固定成一个整体的目的。基于方便装配和结构简单的角度考虑,该固定结构优选为下述的带箍。
作为优选,在箱壳内于这些固定在一起的电容器芯体单元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减震吸音板,减震吸音板与电容器芯体单元被所述的固定结构固定在一起。设置有减震吸套的每只电容器芯体单元被所述的固定结构固定在一起,减震吸音套可以对各个电容器芯体单元噪声传播起阻隔作用;设置有减震吸音板可以对固定在一起的电容器芯体单元产生噪音的集中传播路径进行阻隔,在减震吸音套和减震吸音板的共同作用下,增加噪声传播阻力,吸收噪声能量。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结构为若干条带箍。这便于对电容器芯体单元以及减震吸音板的固定,便于控制电容器芯体单元间的紧密度,且结构简单可靠。
作为优选,在箱壳内于这些电容器芯体单元的外侧包裹有由若干层隔音材料制成的隔音腔,隔音腔可以封闭掉噪声沿箱壳四周向外界传播。
作为优选,在箱盖内设有减震吸音垫块,可以有效阻滞噪声自箱盖位置处传播到外界。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吸音垫块由多层隔音板叠置在一起而构成。这可有效保证减震吸音垫块的隔音效果,可以有效防止电容器芯体单元与箱壳间的震动,以免形成新的震动源和附加噪声源。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结构包括若干条带状隔音板或箍带,这些结构使得减振吸音垫块固定在箱盖上。
作为优选,所述箱盖上设有两只呈圆台状的的引出套管,这两只引出套管分列在减震吸音垫块的相对两侧。引出套管内部用于穿过电缆,所述的减震吸音垫块位于两只引出套管之间,很好地适应了电容器的固有结构,能够有效阻隔噪声传播到外界。
作为优选,所述箱壳与隔音腔之间形成有腔隙,在箱壳的壁体上设有沟通该腔隙与外界的通口。可以通过该通口自腔隙内抽出剩余气体和注入经真空处理后合格的浸油剂,进一步提高隔音腔对噪声的阻隔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每只电容器芯体单元外周套装减震吸音套,而把这些电容器芯体单元彼此分隔开,以免这些电容器芯体单元在工作过程中彼此触碰而引起共振,这一方面可以为电容器芯体单元提供保护,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减少这些震源元对外界传递震动和噪声。通过固定结构使这些电容器芯体单元固定成一个整体,能够有效保证电容器芯体单元及芯体在箱壳内的位置稳定性。本电容器向外界传递噪声小,对环境的噪声污染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噪声电力用高压并联电容器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低噪声电力用高压并联电容器的结构原理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的是噪声的传递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锦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永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锦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永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6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