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涤废水的储存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7368.0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声扬;赵鼎;赵加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鼎;赵声扬;赵加铱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C1/264;E03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涤 废水 储存 再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卫生间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卫生洁具的冲刷用水设备,尤其是一种洗涤废水的储存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自从房屋建筑设有卫生设施以来,其卫生间内的一切用水均采用自来水供水。其实卫生间内一般洗涤后排放掉的废水若用于卫生洁具的冲刷用水,从水的质量和数量来说,均足足有余(卫生间洗涤用水占生活用水总量的约1/2,而冲厕用水仅占约1/3)。天天白白浪费掉这么多可再利用水,实在可惜。但一直苦于尚无任何设备给予理想的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今的房屋建筑基本上都向多层化,高层化发展,并且愈来愈烈。特别是城市,十几层或几十层的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尤其是城市愈大,楼层愈高,这是必然的趋势,无法逆转。
目前高(多)层的房屋建筑设计均按其用途而垂直叠层布局。如某一幢高层楼房,其卫生间均安排在每一楼层某一位置的垂直线上,即上上下下每层均为卫生间,并且其形状、大小、设施布局基本一致。这就为洗涤废水再利用提供了有利的利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了现有高层建筑的各楼层卫生间的形状、大小、设施布局一致,集储存、调节和配置为一体的洗涤废水的储存再利用系统,本系统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经久耐用、不消耗其他任何能源和资源,达到洗涤废水再利用之最理想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洗涤废水的储存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洗涤废水排水管和逐层传递水管相连通的洗涤废水分水室,所述的分水室通过过滤管道连通有清水室,所述的清水室上开设有连接冲洗水管路的输出口及补水接头。
本发明所设计的清水室与分水室为连通的两腔室体,过滤通道为多通道或单通道,通道处分别设有小孔径滤网版,以利过滤可再利用水中可能有的悬浮杂物,以免悬浮杂物堵塞低位水箱的进水管路,保持其畅通。
上述的分水室的顶部设有连接洗涤废水排水管和逐层传递水管的进水口及盈余水排出管,分水室的上部连接有储水机构,分水室的下部开设有连接排污水总管的过量水排水管。
本发明所设计的盈余水排出管在分水室顶部或顶侧部,其高度大于储水机构的高度,其外接管向下与逐层传递连通水管连接,将盈余的可再利用水逐层传递下去,以提高可再利用水的利用率。
上述的过量水排水管呈“几”字形结构。
本洗涤废水的储存再利用系统所设计的过量水排出管在分水室的底部或侧底部,其最高段的管的高度大于盈余水排出管的高度,以利让盈余水最大限度的传递到下层,尽量发挥可再利用水的利用率;其尾端插入排污水总管中,其端口低于储水机构高度,以利在相当排出量(满管)的特定条件下难得的形成虹吸功能,将分水室、储水机构中的悬浮杂物随着存水同时排清,以清净储水机构。
上述的储水机构是:包括与分水室上部连通的循环管路,所述的循环 管路上连接有若干储水管。所述的进水口(10)亦可开设在储水机构的循环管路上。
储水室为呈水平目字形封闭管道式结构;以6m×4英寸为基础型,以利减少占用空间高度,又可按住户人数而定任意增减储水室的库容量。
上述的补水接头是与自来水管路相连接的自来水进口,补水接头上安装有注水自控阀。
上述的过滤管道包括连通分水室上部和清水室上部的第一过滤管、连通分水室下部和清水室下部的第二过滤管,所述的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内均设有滤网。
上述的过滤通道为单通道或多通道。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节省了约1/3的生活用水量、同时又减少了约1/3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两个1/3的叠加,是节能、节资、减排的环保极佳品。全国推广应用之,全世界推广应用之,其意义十分重大和深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鼎;赵声扬;赵加铱,未经赵鼎;赵声扬;赵加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7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