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7805.9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1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霞;姜在先;丁彬;高惠蛟;杨杰;袁承志;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4 | 分类号: | F02M2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气体燃料 空气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所用的气体燃料,都需要先在机外与空气在进气歧管中进行预混,然后再进入发动机缸体内燃烧。为使气体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并保证各缸进气的均匀性,通常需要尽量增大进气歧管的长度和容量,但由于发动机布置空间的限制,进气歧管可增大的长度和容量有限,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发动机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装置,该装置能保证气体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发动机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贯穿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内安装有燃料喷嘴,燃料喷嘴的上端通过盖板连接有燃料输送管;其中,燃料喷嘴包括中转腔和喷射腔,两者通过进料通道相连,中转腔为中空的弧形端在下的中括号形状,其弧形端与喷射腔形状匹配,喷射腔为与进气通道平行的空心圆环筒体,喷射腔的内圈和外圈上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料口Ⅰ,出料口Ⅰ在内圈和外圈上沿喷射腔的直径方向呈放射状排列;喷射腔的外圈上还设置有出料通道,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上分别设置有出料口Ⅱ和出料口Ⅲ。
上述中转腔中的弧形端设置有出料口Ⅳ,从出料口Ⅳ喷出的气体燃料与从出料口Ⅰ和出料口Ⅱ喷出的气体燃料交汇,形成涡流,使气体燃料容易与空气充分混合。
上述进料通道的内径宽度大于喷射腔外圈上与之对应的进料口的宽度,在进料通道与喷射腔之间形成压力差,以使气体燃料能以较高的速度进入喷射腔内,并在喷射腔内形成涡流。
上述出料通道的内径宽度小于喷射腔外圈上与之对应的排放口的宽度,在喷射腔与出料通道之间形成压力差,使气体燃料能较大的速度进入出料通道内,并从出料口Ⅲ喷出,从出料口Ⅲ喷出的气体燃料与从出料口Ⅰ喷出的气体燃料交汇,容易形成涡流,容易使气体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
上述出料口Ⅱ在进料通道上向下倾斜设置,更容易使气体燃料形成涡流。
上述进料通道贯穿中转腔,且位于中转腔内的进料通道侧壁上设置有通孔,使一部分气体燃料从通孔喷入中转腔内,并通过出料口Ⅳ喷出。
上述盖板与中转腔之间设置有喷嘴密封圈,盖板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盖板密封圈,在喷嘴密封圈和盖板密封圈的密封作用下,可以保证气体燃料不会泄露。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发动机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装置中,气体燃料通过出料口Ⅰ、出料口Ⅱ和出料口Ⅲ均匀的喷出,并与内圈内侧和外圈外侧的空气均匀的混合,且气体燃料在外圈外侧容易形成涡流,以使气体燃料更充分的与空气混合。该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方便发动机布置,并能使气体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燃料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燃料输送管,2为盖板,3为喷嘴密封圈,4为盖板密封圈,5为燃料喷嘴,6为壳体,7为进气通道,8为通孔,9为进料通道,10为出料口Ⅱ,11为中转腔,12为外圈,13为内圈,14为出料通道,15为出料口Ⅲ,16为排放口,17为出料口Ⅰ,18为喷射腔,19为进料口,20为出料口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发动机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装置,如图1-图3所示,它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内贯穿有进气通道7,进气通道7内安装有燃料喷嘴5,燃料喷嘴5的上端连接有燃料输送管1,燃料输送管1通过盖板2固定安装在壳体6上,在盖板2与中转腔11之间设置有喷嘴密封圈3,盖板2与壳体6之间设置有盖板密封圈4,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保证气体燃料在输送过程中不会泄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7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限力矩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高纯度晶质石墨提纯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