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司机控制器凸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8048.7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任瑛辉;李宏;马林森;郑勇涛;郭涛;张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沙尔特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3/00 | 分类号: | F16H5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徐秦中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司机 控制器 凸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轮,尤其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铁路内燃机车、动车组、城市轻轨、地铁等场合的机车司机控制器凸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司机控制器凸轮有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采用不饱和聚酯材料整体塑压成型,在安装时,控制轴和凸轮安装孔采用过盈配合。因此,在安装时,容易造成凸轮内孔材料损伤而导致控制轴和凸轮之间出现松动现象。第二种结构选用铝合金型材,在安装时,控制轴和凸轮安装孔采用键连接的形式,其加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可靠且成本较低的机车司机控制器凸轮。
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提供的机车司机控制器凸轮由凸轮外圈和与凸轮外圈过盈配合的凸轮内圈组成。
上述凸轮外圈材料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所述凸轮内圈的材料为尼龙、ABS、聚四氟乙烯、PVDF、ETFE中的一种。
上述凸轮外圈的内孔形状为正六边形,凸轮内圈的内孔形状为正六边形。
上述凸轮外圈的内孔上开设有纵向定位凹槽,凸轮内圈的外周面设置有与凸轮外圈内孔的纵向定位凹槽形状相吻合的定位凸起。
上述凸轮内圈的外周面及内孔壁面上均设置有沿周向均布的纵向筋条。
上述凸轮外圈的内孔形状为正六边形,凸轮内圈的内孔形状为正六边形,凸轮外圈的内孔上开设有纵向定位凹槽,凸轮内圈的外周面设置有与凸轮外圈内孔的纵向定位凹槽形状相吻合的定位突起,在凸轮内圈外周面的六个侧面上分别布置有两根纵向筋条,在凸轮内圈内孔壁面的六个侧面上分别布置有两根筋条。
上述凸轮外圈的内孔为台阶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内外圈镶嵌结构,因而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材料的特点,即,凸轮外圈采用硬度较高的不饱和聚酯或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材料,凸轮内圈采用韧性较高的尼龙、ABS、聚四氟乙烯、PVDF、ETFE材料,既满足了凸轮工作面的要求,又可保证凸轮与控制轴连接的紧密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具有加工和装配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凸轮外圈与六方内圈连接处设置有定位凹槽,不但保证了凸轮加工时的一致性,而且方便生产现场识别,防止装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凸轮外圈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凸轮内圈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如图1-图4所示。凸轮由不饱和聚酯凸轮外圈1和尼龙凸轮内圈2构成,两者采用过盈配合套装成一体。凸轮外圈2的内孔11为正六边形台阶孔(参见图3),凸轮内圈2的内孔21为正六边形通孔(与其配合的控制轴也是正六边形)。在凸轮外圈的内孔壁面设有一个定位凹槽12,相应地在凸轮内圈的外周面也设有一个可嵌入定位凹槽的凸起22(参见图3和图4),两者配合可保证加工和装配的准确定位,同时也起着防止凸轮内外圈的相互转动。
参见图4,为了进一步加强凸轮外圈与凸轮内圈的紧固连接及凸轮内圈与控制轴过盈配合的可靠性,在凸轮内圈的外周面及内孔壁面上均设置有纵向筋条,通常情况下纵向筋条的横截面轮廓为圆弧形,其突出的高度约0.05毫米左右。本实例在凸轮内圈的外周面及内孔壁面上设置了12根纵向筋条,六方形的每个面设置2条,各筋条沿周向均布,图中十字叉表示纵向筋条的圆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沙尔特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沙尔特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8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