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8115.5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黎介寿;任建安;赵允召;王革非;吴秀文;顾国胜;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傅婷婷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气 封堵 堵片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材料领域,涉及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
背景技术
创伤、严重腹腔感染、腹腔间隙综合征和其他腹部急症等可能导致腹腔开放。肠瘘的形成是开放腹腔最严重的并发症,此类瘘由于缺乏周围软组织,自愈可能性低,称为肠空气瘘。25%的腹腔开放病人可出现肠空气瘘,致死率高达42%。
合并肠空气瘘的腹腔开放病人创面受到持续外流肠液的腐蚀及感染,大多还伴有水电解质失衡。目前肠空气瘘的治疗仍以确定性手术为主。在等待确定性手术的这个阶段,需要控制漏出肠液对开放创面的腐蚀及感染,保护创面,及早恢复肠内营养等。目前,采用生物敷料、负压冲洗引流、纤维蛋白胶封闭等手段,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由堵片卷成筒状,筒状侧壁设有将堵片固定成筒状的可拆卸的拉线。
其中,所述的堵片由硅胶底片、硅胶底片内层的具弹性作用的网片组成。
所述的硅胶底片为圆型或近圆形,厚度为0.1mm。
所述的具弹性作用的网片位于硅胶底片中部,其大小与硅胶底片相等或小于硅胶底片,材质为聚丙烯,以增强堵片的抗张强度。
所述的堵片卷的长度为4-6cm,必须超过瘘口直径的3-5cm,卷曲后能顺瘘口放入肠腔,筒状的直径为0.8~1.2cm。
所述的拉线的根数为两根,根据瘘口的直径,缝穿堵片,缠绕堵片成卷状,用于吊置固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肠空气瘘患者提供另外一种价廉物美的治疗用品。根据瘘口大小及肠管走形,将本实用新型堵片卷放置于患者肠腔内,堵片卷展开后堵片紧贴于肠腔内壁,从而起到封堵瘘口、恢复肠道连续性的目的,类似于“腔内隔绝”技术。本实用新型堵片卷放置成功后,肠空气瘘口将无肠液流出,腹腔开放创面无污染,可使片堵一直持续到确定性手术(腹壁重建+肠瘘切除消化道重建)时取出,为患者通过自身消化吸收增强体质提供了保障,可为患者节省大量的治疗费用,减轻痛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堵片3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硅胶底片,2为具弹性作用的网片,3为堵片。
图2堵片卷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3为堵片,4为拉线,5为堵片卷,L为堵片卷的长度,d为筒状堵片卷的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5,长度L为6cm,筒状的直径d为1.0cm。由堵片3卷成筒状,筒状侧壁设有将堵片3固定成筒状的可拆卸的拉线4。堵片3由圆形、厚度为0.1mm的硅胶底片1、和位于硅胶底片内层中心的具弹性作用的网片2组成,卷成筒状后弹性作用的网片2位于内层,硅胶底片1位于外层。拉线4的根数为两根,根据瘘口的直径,缝穿堵片,缠绕堵片成卷筒状,用于吊置固定。它与堵片的连接是可拆卸的,当将堵片卷5放置入肠道中恰当位置后,只需抽出拉线4即可使堵片卷5打开堵片展开后紧贴于肠腔内壁,从而起到封堵瘘口、恢复肠道连续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81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胫骨结节骨牵引防滑脱装置
- 下一篇:内瘘吻合口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