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灼热丝火焰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8468.5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1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余轩;冯达;梁晖;武政;李彬;田联房;王雷;王新德;邓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灼热 火焰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测控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灼热丝火焰检测系统。
灼热丝试验是根据电工电子产品的工作情况,尽可能真实地模拟绝缘材料可能承受的热效应,来进行产品的着火危险试验。它是检验电工电子产品中绝缘材料耐燃性能的重要试验项目,在家用电器安全标准GB4706.1、自动控制器安全标准GB14536.1和灯具安全标准GB7000.1中均有被提及到。
灼热丝试验主要用于考核绝缘材料是否起燃,以及起燃后的火焰高度和持续时间,其试验所采用的方法和合格判定依据主要来自标准GB5169.10、标准GB5169.11、标准GB5169.12和标准GB5169.13的规定。传统的测量火焰高度的方式是肉眼观测标尺刻度,从而估算火焰高度,其试验过程存在着较多影响准确性的因素,从而使测量的结果误差较大。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有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火焰实时监控系统,但它们大多是针对锅炉和热电厂而设计的,并没有应用在家电产品灼热丝试验方面。目前灼热丝试验的火焰高度和持续时间的测量技术,依然停留在肉眼估算的阶段,其测量的结果误差较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灼热丝火焰检测系统,将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使得整个测量过程完全自动化,并且具有高精度、实时显示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可为灼热丝试验的结论提供准确的判定依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灼热丝火焰检测系统,包括灼热丝试验仪、数据采集模块、网络摄像机和计算机,所述灼热丝试验仪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和网络摄像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和网络摄像机的输出端均与计算机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灼热丝试验仪包括灼热丝和标尺,所述标尺位于灼热丝后面。
进一步,所述网络摄像机包括镜头、图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和通讯模块,所述镜头的输入端与灼热丝试验仪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镜头的输出端依次通过图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和微处理器进而与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网络摄像机包括镜头、图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和通讯模块,所述镜头的输入端与灼热丝试验仪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镜头的输出端依次通过图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和微处理器进而与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图像传感器为CMOS图像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通讯模块为串口通讯模块、USB接口通讯模块、WIFI无线通讯模块、无线局域网通讯模块和以太网通讯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网络摄像机和计算机,将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使得整个测量过程完全自动化,并且具有高精度、实时显示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可为灼热丝试验的结论提供准确的判定依据。进一步,灼热丝试验仪包括灼热丝后面的标尺,能为在灼热丝火焰的实际高度的测量开始前确定图像像素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线性关系的系数,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进一步,网络摄像机包括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为CMOS图像传感器,与CCD图像传感器相比,价格更低廉、制造工艺更简单和耗电量更低。进一步,网络摄像机包括通讯模块,可以通过串口通讯模块、USB接口通讯模块、WIFI无线通讯模块、无线局域网通讯模块和以太网通讯模块中的任一种将网络摄像机采集的灼热丝火焰图像上传给计算机以进行火焰高度和持续时间的计算,通信的方式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灼热丝火焰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络摄像机的结构框图。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新型的灼热丝火焰检测系统,包括灼热丝试验仪、数据采集模块、网络摄像机和计算机,所述灼热丝试验仪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和网络摄像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和网络摄像机的输出端均与计算机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84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处理器S3C2410的小型无人机飞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旋流式配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