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轴式的秧盘叠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9743.5 | 申请日: | 201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革;李明杰;王益君;朱德峰;徐一成;应孔月;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57/30 | 分类号: | B65G57/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轴式 秧盘叠盘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秧盘叠盘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可一次性完成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育秧质量明显提高,解决了手工育秧的播种及出苗不均匀性问题,真正达到了水稻高产栽培的农艺要求。但是覆土工序结束以后,只能靠人力来逐个搬运播种流水线上的秧盘,因此需要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叠盘机,可以实现人工从播种流水线上一次搬运数个盘,以提高搬运效率,减轻劳动。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育秧播种流水线的的叠盘机或者结构简单,功效低;或者结构复杂,功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边轴式的秧盘叠盘机,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和保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轴式的秧盘叠盘机,它包括:前轮轴、轮幅、边轴、送秧带主动轮、秧盘、摆动顶盘架轴、摆动顶盘架、顶盘架回位弹簧、秧盘支撑辊、秧盘侧面限位板、后轮轴、秧盘上升限位框、送秧带侧面限位板、送秧带、送秧带被动轮、位置传感器和机架;其中,所述前轮轴与后轮轴平行,两根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两个轮幅,且两个轮幅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的宽度,两根轴上的两个轮幅由数量相等的若干个边轴固定连接,边轴与前轮轴和后轮轴平行,且沿轮幅的圆周均匀分布;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的长度,前轮轴逆时针转动,后轮轴转向相反,前轮轴与后轮轴的转速相等;送秧带主动轮置于前轮轴的下方靠近后轮轴一侧,与送秧带被动轮之间连接送秧带;边轴处于最低状态时的位置低于送秧带的顶面;在前轮轴与后轮轴之间的机架上装有数个秧盘支撑辊,秧盘支撑辊的顶面等于或低于送秧带的顶面的高度;在机架的两侧固定连接秧盘侧面限位板;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前轮轴与后轮轴之间,且靠近后轮轴的两个轮幅之间的中间位置上,并与机架固定连接;秧盘上升限位框置于前轮轴与后轮轴的中间,与机架固定连接;在前轮轴与后轮轴之间的两侧的机架上各设置若干个摆动顶盘架,摆动顶盘架和顶盘架回位弹簧与摆动顶盘架轴铰接,摆动顶盘架轴与机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机器叠盘时间的间歇停顿和转动的时间间隔很短,可以大大提高叠盘的速度;
2、机器的结构非常简单,维修保养方便;
3、工作时,对秧盘的冲击很小,不会造成叠盘过程中对已经播好的种子位置移动,保证了秧盘内种子的分布均匀性。
4、由于两个轮幅和边轴固定连接,增强了边轴举升秧盘的重量,提高了机器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边轴式的秧盘叠盘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C向视图;
图4是图1的C向视图;
图5是图1的C向视图;
图6是图1的C向视图;
图中:前轮轴1、轮幅2、边轴3、送秧带主动轮4、秧盘5、摆动顶盘架轴6、摆动顶盘架7、顶盘架回位弹簧8、秧盘支撑辊9、秧盘侧面限位板10、后轮轴11、秧盘上升限位框12、送秧带侧面限位板13、送秧带14、送秧带被动轮15、位置传感器16、机架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边轴式的秧盘叠盘机包括:前轮轴1、轮幅2、边轴3、送秧带主动轮4、秧盘5、摆动顶盘架轴6、摆动顶盘架7、顶盘架回位弹簧8、秧盘支撑辊9、秧盘侧面限位板10、后轮轴11、秧盘上升限位框12、送秧带侧面限位板13、送秧带14、送秧带被动轮15、位置传感器16和机架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禽辨识带
- 下一篇:带有吸墨室的手枪式注射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