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压出汤式多功能泡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9840.4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肖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凯阳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揭阳市博佳专利代理事务所 44252 | 代理人: | 黄镜芝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揭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出 多功能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泡茶器,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直压出汤式多功能泡茶器,可用于泡茶,也可用于浸泡如洋参等饮品。
背景技术
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就在当今社会同样有许多人有饮茶的习惯,通常人们都是直接将茶叶放入能装水的容器中,用开水浸泡,之后再将泡好的茶水手工倒出分配给众人饮用。由于采用开水浸泡,热烫的泡茶容器以及热烫的茶水时常烫到冲泡茶人员的手。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自动出水茶具,该茶具通过杠杆的原理,设置出水装置,使泡茶容器能自动流出茶水,以克服烫手问题,但所述茶具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以上所述自动出水茶具的改进,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实用性强,采用直压出汤式的多功能泡茶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泡茶盅、托盘和底座,泡茶盅放置在托盘上,托盘设有插杆,底座上设有插孔,托盘通过插杆和底座上的插孔与底座插接连接;在泡茶盅的下方,设有均匀分布的3只支脚,在泡茶盅的底部,设有管状出汤孔,在管状出汤孔的上端面,设有过滤网,在管状出汤孔的下端面,设有挡圈,挡圈与管状出汤孔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在管状出汤孔中,设有封汤片,封汤片与所述挡圈接触封汤连接;在托盘的上面,设有与所述支脚对应的凸台,在每两个凸台之间为凹部,在托盘中,设有出汤口,在托盘的中心,设有封汤片顶只。
本实用新型,所述插杆可为带插筒的筒状结构,插筒可用于插放各种泡茶工具,如茶夹茶匙等。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插杆的外周侧壁,设有环槽,环槽中配置胶圈。胶圈起阻尼作用,胶圈能固定托盘,同时又可以使托盘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托盘的下方,设有公杯,公杯的杯口对准托盘的出汤口。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转动泡茶盅,由泡茶盅的自重来开启封汤片,使泡茶盅自动排出茶水,省去原有由按钮开关等组件构成的出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清洗,实用性强等优点,可用于泡茶,也可用于浸泡如洋参等饮品。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实施例的多功能泡茶器的剖视图,其中,图1为封汤状态图,图2为出汤状态图。图3-图4为实施例之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为俯视图,图4为立体图。
图中,1、盅盖 2、泡茶盅 21、支脚 22、管状出汤孔 23、过滤网 24、挡圈 25、封汤片 3、托盘 31、凸台 32、出汤口 33、顶只 34、插杆 35、插筒 36、凹部 37、环槽 4、公杯 5、底座 51、插孔 6、茶夹 7、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一种直压出汤式多功能泡茶器,包括泡茶盅2、托盘3和底座5,泡茶盅2配有盅盖1,泡茶盅2放置在托盘3上,托盘3设有插杆34,插杆34为带插筒35的筒状结构,在所述插杆34的外周侧壁,设有环槽37,环槽37中配置胶圈7,底座5上设有插孔51,托盘3通过插杆34和底座5上的插孔51与底座5插接连接;在泡茶盅2的下方,设有均匀分布的3只支脚21,在泡茶盅2的底部,设有管状出汤孔22,管状出汤孔22与泡茶盅2的盅体为连体结构,在管状出汤孔22的上端面,设有过滤网23,在管状出汤孔22的下端面,设有挡圈24,挡圈24与管状出汤孔2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可通过粘合剂粘贴连接,在管状出汤孔22中,设有封汤片25,封汤片25与所述挡圈24接触封汤连接,在粘贴连接挡圈24之前,必须先将封汤片25装入管状出汤孔22中;在托盘3的上面,设有与所述支脚21对应的凸台31,在每两个凸台31之间为凹部36,在托盘3中,设有出汤口32,在托盘3的中心,设有封汤片顶只33。在所述托盘3的下方,设有公杯4,公杯的杯口对准托盘的出汤口。
其工作原理为:泡茶盅2可以随意旋转。当泡茶盅2旋转至如图1所示位置时,即泡茶盅2的3只支脚21支撑在托盘3中的凸台31位置时,泡茶盅2处于高位,此时,托盘3中心的顶只33与封汤片25不发生接触,封汤片25因自重与挡圈24贴合,从而起到封汤的作用;如果以图1作为起始位置,当泡茶盅2分别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60度、180度或300度(图2所示位置为转动180度)时,茶盅2的3只支脚21支撑在托盘3中的凹部36位置,泡茶盅2处于低位,此时,托盘3中心的顶只33将封汤片25顶起,封汤片25与挡圈24分离,从而起到出汤的作用,从泡茶盅2中的茶水从过滤网23、管状出汤孔22、托盘底部的出汤口32流入公杯4的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凯阳,未经肖凯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印刷机的可压缩辊
- 下一篇:落差式装箱机中的落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