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9909.3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4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滢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展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1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手机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包,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
自行车包固定在自行车上,除了保证可靠固定在自行车上,还要考虑方便取物。但是现有的自行车上管包一般都仅仅考虑固定方便,使用不方便。特别是对于喜欢触控手机的用户,为了使用触控手机,往往需要打开车包取出手机。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即能保证可靠固定在自行车上,又能方便触控手机,存取物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包括包体和袋盖,其中,所述包体外设有透明触控手机袋,所述袋盖通过U型双拉链和包体相连,所述包体前端面和底部呈锐角连接。
上述的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其中,所述透明触控手机袋设置在袋盖上,所述袋盖呈环绕胶骨塑形,所述透明触控手机袋的背面和袋盖之间通过弹力织带连接,所述透明触控手机袋的左右两侧设有耳机输出孔。
上述的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其中,所述透明触控手机袋的背面和袋盖之间填充有PE棉。
上述的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其中,所述包体包括相连在一起的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所述透明触控手机袋设置在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的连接处。
上述的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其中,所述包体的底部设有防滑革,所述包体的侧面设有PU配色布和反光条。
上述的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其中,所述包体底部前端设有魔术贴固定带。
上述的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其中,所述包体内设有PE板,所述PE板沿包体底部延伸,所述PE板和包体底部填充有PE棉。
上述的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其中,所述包体内设有PE板,所述PE板沿包体底部延伸,所述PE板和包体底部填充有PE棉。
上述的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其中,所述透明触控手机袋为透明PVC触控手机袋。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通过在袋盖上设置透明触控手机袋,并将袋盖通过U型双拉链和包体相连实现反向开口设计并且所述包体前端面和底部呈锐角连接,从而能方便触控手机,存取物品,大大提高使用便利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上管包U型双拉链反向开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上管包PVC触控手机袋固定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触控手机袋的上管双包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包体 2袋盖 3透明触控手机袋
4防滑革 5PU配色布 6反光条
7弹力织带 8U型双拉链 11第一包体
7弹力织带 8U型双拉链 11第一包体
12第二包体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上管包U型双拉链反向开口示意图。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触控手机袋的自行车包包括包体1和袋盖2,所述包体1内可以设有PE板(图未示),所述PE板沿包体1底部延伸提供足够的支撑性,其中,所述袋盖2上设有透明触控手机袋3,所述袋盖2通过U型双拉链8和包体1相连形成反向开口设计,如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避免袋盖2开合时手机和车把链接管刮蹭碰撞,包内物品也不易掉落,足够放下一只卡片式相机和能量食品、工具等物品;双拉链“U”型后开,方便手机耳机线穿出的同时,也方便拿取物品;所述包体1前端面和底部呈锐角连接,即将现有车包前端钝角改为锐角a,保留袋盖尺寸,从而有效增加车包底部防滑面具;车包前端锐角和车把接近直角位置形成的角度差确保袋盖2拉链操作无障碍。
透明触控手机袋3优选为透明PVC触控手机袋,也可采用其他透明材质。透明触控手机袋3除了设置在袋盖2上外。有的包体1包括相连在一起的第一包体11和第二包体12,此时,所述透明触控手机袋3可设置在第一包体11和第二包体12的连接处,如图4所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上管包PVC触控手机袋固定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展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名展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