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上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0751.1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平;张风臣;汤永柳;蔡同喜;李伟;张栋;郁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固丰管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 实心 上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上段。
背景技术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具有竖向承载力高、桩身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高、桩身混凝上抗裂性能好和沉桩中耐击打的特点;另外,其特殊的中空结构设计,特殊钢材的使用,其主筋采用抗拉强度不低于1420MPa、非比例延伸强度不小于1280MPa的预应力螺旋槽钢棒,成熟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赋予了管桩原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因此,目前高性价比的管桩应用广泛。
但是,部分地区地质结构不适宜用管桩,如抗震设防烈度高的地区,在不适宜用管桩的地区,预制桩的选择空间很小,多数情况下,只能采用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或现场灌注桩。使用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造成基础造价高,而且,现有的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现场重叠法制作方式不仅质量波动大,而且往往很难满足工程施工速度。现场灌注桩,不仅费用高,而且工期长,成桩质量受多因索影响,质量难以检测。
预制桩按设计要求沉桩,浇注基础垫层后,还需要截桩,露出主筋,保证桩身的主筋伸入承台,与承台钢筋绑扎在一起,伸入承台的主筋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需要接长主筋。而现有的预制桩上段在截桩时有时会破坏桩身,或者不方便截桩,导致桩身不能满足力学性能、沉桩施工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预制桩上段在截桩时有时破坏桩身,或者不方便截桩,导致桩身不能满足力学性能、沉桩施工要求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上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桩上段在截桩时破坏桩身,或者不方便截桩,导致桩身不能满足力学性能、沉桩施工要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上段。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上段包括:混凝土;钢筋笼,为方形组合式整体结构;桩帽,设置在钢筋笼的一端,与钢筋笼固定连接;固定端板,设置在钢筋笼的另一端,与钢筋笼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钢筋笼包括:若干根预应力主筋,纵向贯穿于方桩上段的桩身里,每根预应力主筋的一端固定在桩帽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端板上;若干根普通主筋,与若干根预应力主筋相间排列,每根普通主筋短于预应力主筋,每根普通主筋的两端分别与桩帽和固定端板相离;箍筋,设置在每根预应力主筋和普通主筋的外缘,并与所有预应力主筋和普通主筋相连接。
进一步地,钢筋笼包括:四根预应力主筋,分别分布在钢筋笼的四个顶角。
进一步地,箍筋为螺旋方形,其两端分别设置长度不小于160mm的加密区。
进一步地,箍筋加密区的螺距不大于80mm,其余部分的螺距为80~150mm。
进一步地,方桩上段还包括:若干根锚固筋,设置在桩帽侧,每根锚固筋的一端固定在桩帽上,另一端远离于固定端板,每根锚固筋靠近与其相邻的普通主筋。
进一步地,桩帽包括:桩套箍,其横截面为方环形,并与方桩上段的桩身横截面相配合;桩帽端板,其形状与桩套箍相配合,用于固定钢筋笼,并与桩套箍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端板和桩帽端板上均设置:若干个预应力主筋穿孔,分别与若干根预应力主筋相对应;若干个预应力主筋锚固孔,用于分别锚固穿过每个预应力主筋穿孔的每根预应力主筋;桩帽端板上还设置若干个张拉孔。
进一步地,张拉孔与预应力主筋锚固孔为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钢筋笼的结构一端不加桩套箍,普通主筋可与端板分离,方便在不破坏桩身的前提下进行截桩,满足了预制桩上段的力学性能和沉桩施工要求;采用混凝土横截面的实心设计,提高桩身截面对中心轴的惯性矩高,桩身受剪承载力有助于得到保证;另外预应力的施加,改善了桩身力学性能,在桩身受拉区,混凝土的预压应力抵消了部分拉应力,有助于提高桩身受拉承载力、使桩身混凝土抗裂性能显著提高,降低了吊装、运输过程中桩身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裂的风险。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桩身混凝土抗裂性能提高70%。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上段实施例一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桩帽端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上段实施例二的桩帽端横截面示意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固丰管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固丰管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0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