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511.3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葛折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工程结构,特别是一种铺筑在钢桥面上的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钢桥面上的沥青混合料类柔性铺装层,不仅易产生高温变形类病害,包括推移、车辙、拥包等;而且由于桥面钢板薄,铺装体系整体刚度小,铺装层抗弯能力弱,易产生疲劳裂缝,严重影响了铺装层的使用性能,缩短了铺装层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冬季钢桥面铺装层容易结冰,威胁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提高铺装层抵抗高温变形能力和抗疲劳开裂性能;并实现铺装层冬季自主破冰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其包括:铺设在桥面钢板上的由钢质网格形成的网格片和填充钢质网格内部空隙的柔性填料。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钢质网格为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钢质网格的边长为30 mm ~100mm;网格的壁厚为1mm~10mm;网格的高度为10mm~25mm。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钢质网格采用GB/T714-2008《桥梁用结构钢》规定的Q345qC等级的钢材制成。
进一步改进的,柔性填料的上表面与钢质网格的上表面齐平。
进一步改进的,柔性填料采用表面撒布碎石的热熔沥青类材料,其中,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SBS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或掺配天然沥青的道路石油沥青,其中沥青类材料的厚度为网格的高度的0.1~0.2倍;所述碎石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7.8.3规定的S12规格的粗集料。
上述钢桥面铺装结构的铺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加工成片的所述钢质网格;
第二步,在桥面钢板上焊接固定所述钢质网格,将钢质网格的底边全部焊接在钢桥面上;焊缝强度高于母材标准;对桥面钢板和钢质网格采用喷丸处理,表面除锈等级为Sa3.0级;并喷涂环氧底漆,环氧底漆干膜厚度为0.05mm~0.07mm;
第三步,洒布沥青类柔性填料,然后撒布碎石。
第四步,喷洒乳化沥青,乳化沥青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的PCR型改性乳化沥青;乳化沥青洒布量为0.3kg/m2~0.6 kg/m2。
第五步,碾压。
进一步改进的,第三步中,沥青类材料的洒布温度为160℃~190℃;洒布厚度为铺装层厚度的0.1~0.2倍;沥青类材料与碎石的洒布时间间隔不超过2min;所述碎石撒布量的控制方法为:碾压完毕,碎石表面与网格表面齐平。
进一步改进的,第五步所述碾压采用总质量为25t~30t的轮胎压路机,在碎石表面碾压2~4遍。
进一步改进的,第五步所述碾压后扫除表面松散的碎石,待沥青类材料表面温度降低到60℃以下时,即可开放交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现有钢桥面上的沥青混合料类铺装层,易产生高温变形类病害,包括推移、车辙、拥包等。本实用新型钢质网格与柔性填料共同承受行车荷载作用,提高了铺装层的整体刚度,且钢质网格对铺装层中柔性填料的变形起到限制作用,提高了铺装层在重载和高温下的抗变形能力;
(2)现有钢桥面上的沥青混合料类铺装层,由于桥面钢板薄,铺装体系整体刚度小,铺装层抗弯能力弱,易产生疲劳裂缝,严重影响了铺装层的使用性能,缩短了铺装层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钢质网格增加了铺装体系的整体刚度,提高了铺装层的抗弯性能,从而增强了铺装层的抵抗疲劳开裂能力,显著延长了铺装层的使用寿命;
(3)冬季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柔性填料的压缩变形明显大于钢质网格,使得附着在铺装层表面的冰被碾碎,从而具有自主破冰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正四边形网格组成的铺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正四边形网格组成的铺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方式中车辙试验用铺装结构俯视图(单位:mm)。
图4为实施方式中疲劳试验用小梁试件铺装结构俯视图(单位:mm)。
图5为实施方式疲劳试验用小梁试件及其加载方式侧视图(单位:m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和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在正四边形钢质网格中洒布道路石油沥青和碎石
(1)铺装结构与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