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加热清蜡收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981.X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0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郭亚红;张丽娟;周元甲;赵鹏;张玉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57 | 分类号: | B08B9/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杜伊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加热 清蜡收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加热清蜡收球装置,属于油田产建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油田均采用单井管线将原油从油井输送至集油站或集中处理站。由于地面与地下间的温差很大,故被抽至地面的原油会很快析出大量的蜡,附着在输油管内壁上,如不及时清理就会堵塞输油管线。因此,需常向管线内投放清蜡球,并定时收球。
几十年来,清蜡球的收球装置始终没有摆脱烦琐的手工操作,每当收球时,要按事先规定的次序谨慎地打开旁通管线阀门,再依次关闭收球装置的前后阀门。必须在确认收球装置的压力完全泄放后,才可以加热化蜡,打开快开盲板。该收球装置操作繁琐,劳动强度高,生产费用巨大,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加热清蜡收球装置,其能简化操作程序,减轻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收球装置的输油管线下方通过刀阀连接储球筒,刀阀上方连接检修观察口;储球筒筒壁外设有伴热带,筒内至少容纳二十个清蜡球;储球筒下方连接放球阀,放球阀下方连接收球盒,盒内至少容纳八十个清蜡球;在位于储球筒前、后方的输油管线上,分别设有前三通阀和后三通阀,两阀通过旁通管线联通。
本收球装置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无需倒换工艺流程,无需等待清蜡球加热化腊,每日只需开、关刀阀和放球阀一次,就能轻松将输油管线中的清蜡球收回,从而能大大降低采油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加热清蜡收球装置示意图。
图2为自动加热清蜡收球装置侧视图。
图3为自动加热清蜡收球装置吹扫或检修状态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收球装置包括输油管线1、刀阀2、储球筒3、放球阀4、收球盒5、前三通阀6、检修观察口7、旁通管线8和后三通阀9:
输油管线1下方通过刀阀2连接储球筒3,刀阀2上方连接检修观察口7;储球筒3筒壁外设有伴热带,筒内能容纳三十个清蜡球;储球筒3下方连接放球阀4,放球阀4下方连接收球盒5,盒内能容纳一百个清蜡球;在位于储球筒3前、后方的输油管线1上,分别连接有前三通阀6和后三通阀9,两阀通过旁通管线8联通。
本收球装置的储球筒3与输油管线1呈彼此垂直设置,能方便清蜡球及时脱离管线,进入储球筒3加热化蜡,不影响原油的正常流动。原油中的小颗粒泥沙会随原油流走,而大颗粒杂质会随清蜡球进入储球筒3,不会磨损放球阀4密封件,延长放球阀4使用寿命。储球筒3为大空间设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日只需转动放球阀4一次,不必频繁地转动操作。
本收球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清蜡球由输油管线通过刀阀2被导入储球筒3,经加热化蜡后,自然降至储球筒3底端,经放球阀4每日一次的180度转动,被定时倒入收球盒5内回收。当要吹扫站内生产流程管线或维修收球装置时,将前三通阀6顺时针旋转90度,同时将后三通阀9逆时针旋转90度,使原油或压缩空气通过阀芯进入旁通管线8。由于三通阀阀芯通道内设有十字隔挡10,所以能阻止清蜡球进入旁通管线8。吹扫或检修结束后,将前三通阀6和后三通阀9旋转回位,恢复输油收球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流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具有定子冷却的电动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