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平流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115.2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0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洲;刘超;王增伟;蔡文雄;朱敏;周章华;袁莉;邵竹青;张春明;刘正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友联竹园第一污水处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4 | 分类号: | B01D2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马育麟 |
地址: | 20012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平流 沉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平流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池一般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而平流沉淀池以其沉淀效果好,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简易,平面布置紧凑及排泥设备已趋定型等优点,在水处理设施技术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平流沉淀池由于设计、运行、操作等各种原因保持池面洁净、出水水质稳定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沉淀池池面洁净、出水水质稳定的技术问题,针对平流沉淀池继续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平流沉淀装置,包括进水闸门、排泥阀、排泥管、刮泥机、挡流板、集水槽、出水闸门,所述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分别与沉淀装置两端相连,沉淀装置又分别与所述排泥阀、排泥管、挡流板相连,所述挡流板设于沉淀装置入口,所述集水槽设于沉淀装置出口。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喷淋装置;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撇渣装置;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污泥斗,所述泥斗与所述排泥阀通过所述排泥管相连;
进一步的,该装置的刮泥机还包括刮泥板部件,刮泥板沿直线循环运行,将污泥刮入所述污泥斗;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污泥渠,所述污泥经排泥阀排入污泥渠后进行后续处理;
进一步的,该装置在污泥斗处还设有放空管;
进一步的,该装置的集水槽的前段还设有所述集水槽的维修清洁平台;
进一步的,该装置的集水槽维修清洁平台与池壁之间设有上下踏步,外侧设有保护栏杆;
进一步的,该装置排泥阀和排泥管为对应多组设置,排泥采用前、中、后多段同时排泥;
进一步的,该装置的排泥阀采用套筒的方式将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渠,并可通过观察污泥渠内排泥效果对所述排泥阀的开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进水闸门,2-1、2-2、2-3、2-4.排泥阀,3.排泥管,4.刮泥机,4-1.刮泥板,5.挡流板,6.喷淋装置,7.撇渣装置,8.集水槽维修清洁平台,9.集水槽,10.放空管,11-1、11-2.污泥斗,12.出水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平流沉淀装置包括进水闸门1,排泥阀2-1、2-2、2-3、2-4,排泥管3,刮泥机4,喷淋装置6,撇渣管7,集水槽9,污泥斗11-1、11-2,出水闸门12,泥水混合液从所述进水闸门1流入沉淀装置,经所述挡流板5整流后进行泥水分离,沉淀后上清液由装置后端的所述集水槽9再整流后,通过所述出水闸门12排出沉淀装置进入后续处理设施,所述刮泥机4的刮泥板4-1沿直线循环运行,将装置底部沉淀污泥缓缓刮入所述污泥斗11-1、11-2,再经排泥阀2-1、2-2、2-3、2-4均匀排入污泥渠进行后续处理,运行中池面飘泥及浮渣容易在所述撇渣装置7附件聚集,通过所述喷淋装置6与所述撇渣装置7联动,能够有效地清除池面集聚的泥渣混合物,所述泥斗11-1、11-2与所述排泥阀2-1、2-2通过所述排泥管3相连,所述污泥斗11-1、11-2设有放空管10便于生产运行中紧急的放空检修操作,所述集水槽9前段设有所述集水槽维修清洁平台8。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集水槽维修清洁平台8与池壁之间设有上下踏步,外侧设有保护栏杆,目的是在所述集水槽9需要检维修和定期进行清洁、清扫藻类等作业时,更加安全可靠,从而保持池面的洁净。
本实用新型排泥采用前、中、后多段同时排泥,且所述排泥阀2-1、2-2、2-3、2-4均采用套筒的方式将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渠,可通过观察污泥渠内排泥效果对所述排泥阀2-1、2-2、2-3、2-4的开度进行适当调整。
本实用新型可多池并联,池壁多为共用,且双面受力,能大大降低工程造价,此外,本实用新型既能保持排泥通畅,也能保持池面洁净,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友联竹园第一污水处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友联竹园第一污水处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