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402.3 | 申请日: | 2013-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忠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圆 灌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桩装置,特别是一种制造地下混凝土桩体的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
目前,沉管灌注桩通常的做法是:将一长钢管沉入土中一段,取出此段的土体,然后再继续下沉钢管,再取土体,如此沉管、取土反复进行,直至将钢管沉入到预定深度,在沉管过程中,由于钢管在地面以上很高,取土很不方便,如果把钢管一次性沉入到预定深度,再取土就方便多了,但是,钢管在土中下沉过程中,由于管塞效应,土体在钢管中上升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了,随钢管一起下沉,因此,很难将钢管沉入到预定深度。
本发明弥补了以上缺点,提供了一种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将一根钢管从中间分割成左半圆和右半圆,左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T形头,右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C形头,T形头卡入C形头内可上下移动而左右移动间隙很小。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
本发明将钢管分成左半圆和右半圆,分别沉入地下,消除了将整根钢管沉入时的管塞效应,可以将钢管沉入的更深,且取土在地面上进行,避免了逐次沉管时在高空取土带来的不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A—A视图。
图中:1、左半圆,2、右半圆,3、T形头,4、C形头。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将一根钢管从中间分割成左半圆1和右半圆2,左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T形头3,右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C形头4,T形头卡入C形头内可上下移动而左右移动间隙很小。
本发明工作时,首先将左半圆钢管沉入地下预定深度,然后将右半圆的C形头卡在左半圆的T形头上,将右半圆沉入到地下预定深度,其后,对两半圆组成的钢管内取土,取土完成后下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忠,未经张永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