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内杯的潮化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463.X | 申请日: | 201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勇;刘麒麟;蔡羽嘉;黄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大勇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潮化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医用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一次性使用内杯的潮化瓶。
背景技术
医院中心供氧终端使用的墙式浮标氧气吸入器是医院的基础给氧装置,目前普遍应用于住院患者急救给氧和湿化氧疗,成本低、操作简便,使用科室多、用量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空气和水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霉菌等非发酵致病菌,或因医院病区空气消毒不充分,或因中心供氧管路及接头受到污染,或因注入的湿化液不符合规定,或因氧气吸入器消毒流程及装配操作不规范,病菌就会随空气或湿化液进入潮化瓶内,在潮湿的潮化瓶内富氧环境中得到快速繁殖。由中央供氧终端进入的医用氧气通过受污染的湿化液,就会形成颗粒状感染性气溶胶,患者吸入这种受到感染的湿化氧气后,气道极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加剧病患。经祝仲珍等人研究,《医用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与有效控制》表明,经消毒但尚未使用的潮化瓶和潮化管保管数天后进行检测,细菌污染率达到18.0%,患者使用后进行检测,细菌污染率更会高达82.5% 。可见保管不规范和经患者使用过的潮化瓶、潮化管均会成为受非发酵病菌污染的最主要载体,这种因医院环境和医疗器械引起院内患者呼吸道感染成为院感风险的重大隐患。因此,氧气吸入器的潮化瓶消毒和管理是医院防止医源性感染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浮标式氧气吸入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使用,卫生部门要求每天必须对浮标式氧气吸入器使用的潮化瓶和潮化管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患者使用的氧气吸入管路及外用器械实行一人次使用,有效杜绝交叉感染。对于潮化瓶的重复应用,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消毒管理方法,通常采用:(1)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时间长,效率低,消毒后潮化瓶干燥保管不方便。(2)环氧乙烷灭菌。所用的专用消毒设备较为昂贵,消毒后瓶内会有一定的残余物,瓶内水垢也难以彻底清除。(3)高压灭菌。必须由中央供应室统一消毒,流程长、成本高,消毒后的潮化瓶无菌保管效期仍然较短。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潮化瓶、潮化管是医院感染源之一,在使用中存在院内交叉感染隐患,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管控的共识。针对医院对潮化瓶消毒规范的严格要求和上述消毒方法的不足,曾有多种技术改进方案,如《一种解决吸氧环节系统性污染的输氧装置》(ZL200920179106.7)、《一次性封闭式即用氧气湿化瓶》(ZL200720031642.3)等,均是采用潮化瓶出厂前在瓶内预装“符合临床规范要求的无菌蒸馏水,并加盖瓶盖密封”,但因这种一次性产品制作成本贵、体积大、重量重、运输成本高,增加了患者医疗负担和医院医疗成本,难以为临床接受。更为重要的是潮化瓶内预装的无菌蒸馏水因多种原因影响,储存期短,时常会出现水质变质不能使用,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大勇,未经吴大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观察的橄榄油分离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气化炉送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