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丙烯酸反应器爆破膜的导流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984.5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祝涛;刘利;巩传志;李欣平;李长富;刘学线;刘清娟;王宝杰;梁宏斌;胡明亮;赵峰;张风涛;王艳红;李少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郑殿贵 |
地址: | 13200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 反应器 爆破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丙烯酸反应器爆破膜的导流筒。
背景技术
丙烯酸氧化反应是将丙烯、空气、水蒸气和循环尾气通入反应器内,在反应器内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丙烯酸。反应器是整个丙烯酸装置的核心设备,如何确保反应器的正常运转是保证装置运行稳定的关键。
整个反应过程设置了安全联锁,防止爆炸混合物的形成。在事故状态下进行联锁停车,并开启排放阀门,在排放系统不能满足排放量要求,反应器内部压力急剧上升时,反应器设置了安全泄放设施——爆破膜。
丙烯酸反应器的安全泄放管道尺寸较大,8万吨/年的丙烯酸装置反应器的排放管道有DN800口径,爆破膜和导流筒尺寸也较大,使得工艺配管不便且不利于维护,且安全排放将带来某些隐患。传统工艺的导流筒结构,其上帽成尖顶式的雨伞形状,可以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出口管道内,保证了事故气的安全泄放。但在沿海地区存在安全隐患,沿海地区台风较频繁,传统导流筒受风力影响,经常在焊接处出现脱焊现象,导流筒被台风刮飞后,雨水进入出口管道内,会危害到装置操作人员及装置周边人员,存在装置生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导流筒。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筒,抛弃传统的凸式结构,采用凹式结构。
一种丙烯酸反应器爆破膜的导流筒,包括入口管道、爆破膜,其特征在于,设有凹型圆盖的导流筒,出口管道上连有安全链,安全链上连接导流筒,导流筒为凹式结构,插入出口管道的管内,导流筒设有上边沿,上边沿压在出口管道的顶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采用凹式导流筒结构,有效防止雨水进入排放系统,保证了事故气的安全排放。
2)在台风频率较大的地区,采用凹式导流筒结构,有效减少了导流筒的受力面积,减少了导流筒被台风刮飞的概率,降低了安全隐患。
3)在凹式导流筒与出口管道之间设置安全链,可以防止在事故气排放时导流筒被弹飞,保证了安全泄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入口管道1、爆破膜2、出口管道3、导流筒4、安全链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某丙烯酸装置规模,设置2台丙烯氧化反应器。每台反应器上都设置了爆破膜和导流筒。出现过导流筒被台风刮飞的现象,刮飞的导流筒可能伤到装置中的操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有入口管道1、爆破膜2,设有凹型圆盖的导流筒4,出口管道3上连有安全链5,安全链5上连接导流筒4,导流筒4为凹式结构,插入出口管道3内,导流筒4设有上边沿,上边沿压在出口管道的顶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