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教学用有毒气体实验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5340.1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2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但世辉;李斌;方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但世辉 |
主分类号: | G09B23/24 | 分类号: | G09B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学 有毒气体 实验 教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实验教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教学用有毒气体实验教具。
高中化学教材中,在对于有毒气体进行讲解时,要对有毒气体进行制备实验,以方便学生直观的了解和掌握,传统的实验方法是采用两个玻璃试管再通过一个导管将两个管体进行连通,实验时,将反应物注入其中的一个试管内,气体反应后产生的气雾经导管进入另一试管,所进入另一试管的气雾可通过玻璃管体进行观察,但在实际实验中,由于是分体的两个试管,有毒气体很难在封闭的状态下留存,有毒气体会经各缝隙外泄,特别是用于收集气雾的试管,一般都是敞开方式使用,导致有毒气体直接与外部空气接触,既污染空气,又给学生的身体会带来影响,同时实验后的气体还无法收集存放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一种教学用有毒气体实验教具,既可在封闭的状态下方便学生观察,又可很方便的将气体进行收集备用。
本实用新型包括玻璃试管,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将用于有毒气体实验用玻璃试管的管体上方外面套连一个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上方的玻璃管口上配置一个软体塞。
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在软体塞上设置一个用于气体收集的管接头。使用时,可在管接头上直接套接普通的气球,通过气球可将气体收集存放。
上述技术所述的玻璃试管,其试管管口位于玻璃管的内部中间位置。
玻璃管的直径大于玻璃试管的直径,两者之间留有气体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这样一种结构设置,由于在玻璃试管的上方外面直接套接一个口径大于试管的玻璃管,两者之间留有气体空间,并直接在玻璃管口上配设软体塞和加设管接头,实验使用时,在有毒气体注入试管,反应后的有毒气体可在封闭的空间内呈现,可方便学生近距离的直观了解分析,并且可在外套试管中进行气体性质的验证,同时通过管接头可以套接普通的小型气体将气体进行收集存放备用,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在分体方式实验有毒气体容易污染空气和直接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问题,结构科学且紧凑实用,可普及到各地学校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试管,2、玻璃管,3、试管管口,4、玻璃管口,5、软体塞,6、管接头,7、气体空间。
图1所示:在用于有毒气体实验用的玻璃试管1上方外套连有一个玻璃管2,该玻璃管2上方玻璃管口4配置有一个软体塞5,在软体塞5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气体收集的管接头6。玻璃试管1的管口3位于玻璃管2的内部中间位置。玻璃管2的直径大于玻璃试管1的直径,两者之间留有气体空间7。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种有毒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检验,实验时,首先对配置气球进行气密性检查,再将气球套在管接头6上,下面结合两种实验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A、无需加热制取的气体性质实验:
以NO2气体的制取及性实验为例:启开装好气球的软体塞5在下方的玻璃试管1中放入铜丝,再向玻璃管2内加入三分之一容积的蒸馏水,采用滴管取一滴管浓硝酸加入玻璃试管1内,迅速塞紧软体塞5,即刻玻璃试管1中的溶液呈绿色,同时扩散红棕色气体,气体即在玻璃管2的气体空间7内振荡,随之红棕色气体逐渐消失(4NO2+O2+2H2O=4HNO3),最后用注射器注入NaOH溶液,将有毒物质进行处理(硝酸、氮氧化合物等)。
B、需要加热制取的气体性质实验:
以Cl2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为例,启开装好气球的软体塞5,在玻璃试管1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同时在软体塞5的底面上粘贴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和红色纸条,再向玻璃管2内加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最后用滴管取一滴浓盐酸加入玻璃试管1中,在对玻璃试管加热后,即产生黄绿色气体,试纸变为蓝色,红色纸条渐渐退色,将装置振荡后,内部气体空间7溶液变为红色,之后迅速褪色(探究新制氯水的成分),在实验完成后,用注射器注入NaOH溶液,即除去污染物(Cl2、HCl、HClO等)。
上述两种实验均为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两种实验之外,还可用于SO2、NH3、H2S等有毒气体的制取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如果需要将实验产生的气体收集存放备用备查,可直接收集在上方的气球中扎紧气球口保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但世辉,未经但世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5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