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油双旋流脱气取样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6223.7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伊兵;翟志刚;顾礼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G01N1/1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双旋流 脱气 取样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的原油取样装置,特别是原油双旋流脱气取样收集器,在油气生产和集输过程的取样工作中,防止油气喷溅。
目前海上原油生产井大多含有大量的伴生气,井口的出气量较高,这对采油树及外输管线的原油取样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特别是容易在取样时造成原油喷溅,含硫化氢天然气逸出,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陆上含气采油井同样存在上述的问题。目前对于含气油井的取样方法,一般是先使用大桶放于取样阀门下放喷,当取样阀门中的液流稳定后,再使用取样筒接收后化验,不仅操作不便,而且污染环境,不利于人身健康。生产现场需要制作出适合于生产实际的脱气取样收集器,防止天然气逸出和原油喷溅,方便取样工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造原油双旋流脱气取样收集器,防止开启取样阀门后天然气逸出和原油喷溅,便于原油取样工作的进行,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原油双旋流脱气取样收集器包括进液管和集液筒体,集液筒体上端是出气口,下端是集液口,进液管通过双切向连接管与集液筒体连通。集液筒体是纺锤形筒体,下窄上宽,在其上部筒体中设有除雾网筛。从取样阀门中喷出的油气混合液,可在筒体内形成双旋流,防止天然气逸出和原油喷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根据旋流式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制作,利用气液两相经切向方向进入集液筒体后作圆周运动,液滴由于较重受到较大离心力而被抛在纺锤形筒体的内壁上,最终从气体中分离出来。而气体随着旋转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向上运动从顶部的出气口逸出,液体则从底部的集液口流出,使原油快速脱气。其主要优点是:
1、快速地分离油气两相混合液。
1、快速地分离油气两相混合液。
2、通过双切向连接管形成双旋流进液,保证了油气充分混合,不影响取样的后续化验。
3、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安装。
4、避免了油气的喷溅。
5、适合于多种流体的收集化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切向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和图2。原油双旋流脱气取样收集器包括进液管6和集液筒体1,集液筒体1上端是出气口5,下端是集液口3,进液管6通过双切向连接管2与集液筒体1连通。集液筒体1是纺锤形筒体,下窄上宽,在其上部筒体中设有除雾网筛4,将油气混合液中的油水阻留在下部筒体中。双切向连接管2是Y型管,一端与进液管6连通,另一端通过两个进液口与集液筒体1连通。当打开取样阀门,井内的高压油气混合液从双切向连接管2的两个进液口进入集液筒体1,在其纺锤形筒体中形成双旋流,其中的油水混合液从集液口3流出,气体则经过除雾网筛4的进一步分离,从出气口5中冒出。进液管6外侧端部设有丝扣与取样阀门连接。当本实用新型与井口或者是集输管线上的取样阀门连接完成后,在本装置的下方放置大桶收集开启时流出的液体,当取样阀门中的液流稳定后,再用取样筒接收原油样品,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保证了取样工作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