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软管保护夹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6560.6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2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理 |
主分类号: | F16L57/02 | 分类号: | F16L57/02;F16L5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龙***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软管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输送管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输送软管保护夹套。
背景技术
在工业喷涂、洗车等领域都大量使用输送软管。但是输送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经常在地上拖动,与地的摩擦较大,容易导致输送软管的磨损和破解,造成输送管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送管保护效果好、安装拆卸快捷、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输送软管保护夹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送软管保护夹套,包括第一管夹片和第二管夹片,所述第一管夹片的一端与第二管夹片的一端铰接,第一管夹片的另一端与第二管夹片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一管夹片和第二管夹片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管的夹持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二管夹片靠连接杆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杆配合的定位槽,所述连接杆置于定位槽中且其端部伸出定位槽的外部,所述连接杆伸出定位槽外部的端部设有定位手柄套,所述定位手柄套与连接杆螺纹配合并将连接杆夹持固定于定位槽中。
所述夹持孔中设有两片相对布置的橡胶垫,且所述橡胶垫的内侧设有橡胶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连接杆打开,然后将第一管夹片和第二管夹片套设在输送管上,在通过连接杆将第一管夹片和第二管夹片连接即可实现对输送管的夹持固定,从而在被保护的输送管的外圈形成一个保护夹套,防止输送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等原因损伤或者破裂,具有输送管保护效果好、安装拆卸快捷、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第一管夹片;11、连接杆;2、第二管夹片;21、定位槽;3、夹持孔;31、橡胶垫;32、橡胶片;4、定位手柄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输送软管保护夹套包括第一管夹片1和第二管夹片2,第一管夹片1的一端与第二管夹片2的一端铰接,第一管夹片1的另一端与第二管夹片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11相连,第一管夹片1和第二管夹片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管的夹持孔3。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连接杆11打开,然后将第一管夹片1和第二管夹片2套设在输送管上,在通过连接杆11将第一管夹片1和第二管夹片2连接即可实现对输送管的夹持固定,从而在被保护的输送管的外圈形成一个保护夹套,防止输送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等原因损伤或者破裂,具有输送管保护效果好、安装拆卸快捷、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第二管夹片2靠连接杆11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杆11配合的定位槽21,连接杆11置于定位槽21中且其端部伸出定位槽21的外部,连接杆11伸出定位槽21外部的端部设有定位手柄套4,定位手柄套4与连接杆11螺纹配合并将连接杆11夹持固定于定位槽21中,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本实施例中,夹持孔3中设有两片相对布置的橡胶垫31,且橡胶垫31的内侧设有橡胶片32,橡胶垫31、橡胶片32的结构使得与输送管之间的夹持更加固定,而且振动缓冲性能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理,未经李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工业相机的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动补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