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垫片的热压烧结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7030.3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柴林;白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超纯应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4 | 分类号: | B22F3/14;B28B7/4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垫片 热压 烧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垫片的热压烧结模具。
背景技术
真空热压烧结是在高温高压下对陶瓷或者金属粉末进行烧制成型的一种生产工艺,其通常采用热压模具进行冲压成型。现在通用的热压烧结模具一般由中模、上冲头、下冲头三部分组成,上下冲头与中模形成的封闭空间为填料区,用于填充陶瓷或金属粉末并通过上下冲头的压制成型。但是在热压烧结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烧结完成后上下冲头与热压产品粘接的现象。一旦出现该情况,就会导致冲头被拉断或者烧结产品被拉裂的情况,对生产极其不利,并且时常更换冲头也增加了生产厂家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垫片的热压烧结模具,解决现有热压烧结模具在生产烧结产品时容易出现上下冲头被拉断或烧结产品被拉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垫片的热压烧结模具,包括下冲头,和与之相对应的上冲头,以及设置于下冲头和上冲头之间的中模,所述下冲头上表面还设有下垫片,所述上冲头下表面还设有上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下垫片的底部设有下螺栓孔;而所述上垫片的顶部则设有上螺栓孔。
再进一步地,所述上冲头、下冲头、上垫片和下垫片均为圆柱体。
作为优选,所述中模由石墨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在上下冲头各增加一块垫片,在上下冲头压制粉料成型后,由于垫片的存在,产品不会与上下冲头粘结在一起,这样便可防止上下冲头在取出成品的过程中由于冲头与产品粘结而导致其被拉断,并且本实用新型在下垫片的底部设有下螺栓孔,上垫片的顶部设有上螺栓孔,在需要将产品从模具中取出时,只需将螺栓安装于螺栓孔处,手动抓住螺栓并将其往外拉出,便可将产品取出,并且通过螺栓还可以很方便地将产品与垫片分离,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冲头容易被拉断或者产品被拉裂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方便地将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3)本实用新型中的中模由石墨材料制成,具有抗压能力强,而且耐高温的特点,其非常适于应用在真空热压烧结领域。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下冲头,2-上冲头,3-中模,4-上垫片,5-下垫片,6-下螺栓孔,7-上螺栓孔,8-填料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冲头1,与之相对应的上冲头2,以及设置于下冲头和上冲头之间的中模3。上冲头下表面设有上垫片4,下冲头的上表面设有下垫片5,并且下垫片的底部设有下螺栓孔6,上垫片的顶部还设有上螺栓孔7。这样设置在烧结时,只需将填料加入到填料区8,并当热压完成之后,将螺栓插入上、下螺栓孔,并手动抓住螺栓将垫片拔出,便可连同产品一起取出,然后再通过螺栓将产品与上、下垫片分离即可。其大大降低了产品从模具中取出的难度。
此外,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冲头和下冲头均为圆柱体。并且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抗压能力强和耐高温,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中模由石墨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热压烧结之前,将填料加入到填料区内,然后将上垫片放置到上冲头上,将下垫片放置到下冲头上,利用上、下冲头对填料施压,当热压完成之后,移开上、下冲头,在上、下垫片中插入螺栓,然后通过螺栓将垫片取出,最后再将上垫片和下垫片与产品进行分离,即完成整个热压烧结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适于推广使用。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超纯应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超纯应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7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大导程线槽的车削装置
- 下一篇:自扫式农用清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