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拌装置以及混凝土搅拌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7698.8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6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章跃;马秀峰;吴风雷;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装置 以及 混凝土 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装置以及设置该搅拌装置的混凝土搅拌主机。
背景技术
骨料、粉料和水等原材料在混凝土搅拌主机内混合至预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原材料在不同时间段互相接触状态不同——在受到外界作用时原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因此骨料、粉料颗粒与水之间投放有先后顺序。混合周期内,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水等原材料在宏观上被搅拌至一定均匀度的混合物;微观上,不同相物料之间发生物理、化学作用,主要体现在:a)物理作用:因原材料含水量、表面的亲水性不同,在水分压作用下出现毛细现象,水分在微观上呈现活跃状态。颗粒间因活跃的水颗粒而出现聚团现象,该阶段处于混合初期。此时,以不同物料间的混合为目的,所以需要打破这种不利的聚团现象,因此需强烈的局部对流以及消耗大量能量。投水阶段,因物料的流态化初步形成,以水泥基与颗粒间良好的结合、聚团、长大为目的进而形成较好和易性的混凝土,该阶段需要稳定的、有利的外部条件。b)化学作用:水泥与水之间发生水化反应,在此过程中水泥与水的充分接触与反应生成物的稀释是促进水化反应的有利因素。
目前,双卧轴混凝土搅拌主机的搅拌装置分为桨叶式结构与螺带式结构,桨叶式结构指搅拌臂上设置的是浆式叶片,螺带式结构指搅拌臂上设置螺旋叶片,其中:
桨叶式结构因搅拌臂之间的独立性保证可靠性较好,但在原材料形成预拌混凝土的后期阶段,桨叶式结构对混凝土水泥基与骨料间结合强度作用有待提高。
相对于桨叶式结构,螺带式结构在原材料形成预拌混凝土的后期阶段,对混凝土水泥基与骨料间结合强度作用有所提高,但在搅拌缸两端部位的返料区域,因其叶片面积较小且螺旋面角度不变导致其返料能力、返料的及时性不如桨叶式搅拌装置中的返料臂;另外,因返料而形成的较大负载使其叶片的可靠性不如桨叶式结构。而且,螺带式结构的生产成本、制造难易度均大于桨叶式结构,且该结构使搅拌臂的布置受限,灵活性不高。
螺带式结构与桨叶式结构在搅拌主机的设计中各有自身优势,目前市场上混凝土搅拌装置形式比较单一(如图1a-1c所示),无法集螺带式结构与桨叶式结构的优点于一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螺带式结构与桨叶式结构的优点于一体的搅拌装置以及混凝土搅拌主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其中:所述第一搅拌轴的第一端、次末端和末端上的搅拌臂分别为第一推料臂、第一返料臂和第二返料臂;所述第二搅拌轴的第一端、第二端和末端上的搅拌臂分别为第三返料臂、第四返料臂和第二推料臂;第一推料臂、第一返料臂、和第二返料臂、第二推料臂、第三返料臂和第四返料臂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桨式叶片;所述第一推料臂与第一返料臂之间的搅拌臂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第四返料臂与第二推料臂之间的搅拌臂上设置有螺旋叶片。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第一推料臂的五个所述螺旋叶片组成连续的第一螺带结构,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叶片所在的搅拌臂之间具有60°的相位滞后,所述第一推料臂与其最接近的所述第一螺带结构中的搅拌臂相比具有120°的相位滞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带结构与所述第一返料臂之间的搅拌臂上设置有一个桨式叶片,该桨式叶片所在的搅拌臂与所述第一返料臂相比具有60°的相位滞后。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第二推料臂的四个所述螺旋叶片组成连续的第二螺带结构,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叶片所在的搅拌臂之间具有60°的相位滞后,所述第二推料臂与其最接近的所述第二螺带结构中的搅拌臂相比具有60°相位差。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返料臂与所述第二螺带结构之间的两个所述螺旋叶片组成连续的第三螺带结构,两个所述螺旋叶片所在的搅拌臂之间具有60°的相位滞后,所述第三螺带结构中靠近所述第四返料臂的搅拌臂与所述第四返料臂之间具有180°的相位滞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返料臂和第二返料臂的推料方向均与其所在搅拌轴中其它的搅拌臂推料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返料臂和第二返料臂之间的相位滞后18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返料臂和第四返料臂的推料方向均与其所在的搅拌轴中其它的搅拌臂推料方向相反,所述第三返料臂和第四返料臂之间的相位滞后30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主机,其包括所述的搅拌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76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控制装置的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板式换热器中带压扣的橡胶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