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7811.2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6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杜继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亮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自节能类开关问世以来,节能开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多种有节能和保护功能的开关和插座,人们从各种途径来减少各种电器的待机功耗。比如有些节能插座使用了最新嵌入式技术,可使其在无需拔掉插头的情况下自动控制断电,使用者可傻瓜式操作,如在电器需要电源的情况下,使用者可用遥控器遥控或者红外感应来电,不仅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还大大延长了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节能插座普遍存在适用人群少、在电脑等家电处于待机状态时不能及时识别、在需要工作时耗费时间、或者不方便重新上电等缺点,比如市场上现有产品用遥控器实现上电,遥控器不能随时携带,易丢失,并且遥控器也需要电池供电,废弃的电池还会污染环境;有的使用红外感应上电,存在的弊端是只要有人经过,就会重新上电,不但会减少节能插座的使用寿命,节能效果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语音控制来电、能更好地保护机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节能插座。
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座,所述插座内设有继电器模块、语音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单片机,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继电器模块与火线连接,所述单片机与语音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及继电器模块连接。
所述语音检测模块为MIC和语音识别芯片,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为电流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用语音控制来电、能更好地保护机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节能插座有如下技术效果:
一套包括电脑主机、显示屏、音响和打印机的家用电脑系统,用普通接线板时检测仪显示待机能耗为35瓦,换上节能插座后,待机能耗立刻降到了0.2瓦。当待机时节能插座自动切断电源,此时的“待机能耗”就只是节能插座本身的耗能了。
如果家里配置了包括电视机、DVD、音响、功放等在内的一套家庭影院,平均每天待机19小时,待机能耗20.7瓦。为了省电,用户经常不辞辛劳关机后就一一将插头拔下。试用待机节能插座后,用户用不着忙这忙那,每天就能轻松省下0.39度电。
上海现在家庭影院和家用电脑系统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可人们很少有用完电器拔插头的习惯。如果这种节能插座能推广,一户家庭一天省下约0.5度电,480多万户上海家庭一天就可以省下约240万度电,相当于济南市电厂一天的发电量。再将这些发电量折算成能源,等于一年省下三四十万吨燃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插座的原理方框图;
图2为图1所示节能插座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插座,所述插座内设有继电器模块、语音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单片机,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继电器模块与火线连接,所述单片机与语音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及继电器模块连接。
所述语音检测模块为MIC和语音识别芯片,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为电流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初次上电,节能插座的火线处于断开状态,也就是说家用电器没有得电;
(2)此时语音控制模块如果接收到开机信号,单片机控制继电器模块接通火线,电流检测模块开始检测火线电流,如果检测到火线上电流较小,延时一段时间后,火线上电流还是较小,单片机控制继电器模块断开火线;
(3)如果一段时间后火线电流变得较大,说明家用电器开始工作,单片机记下此时的电流Ia。然后电流检测模块持续检测火线电流,如果火线电流小于Ia的千分之265,说明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延时一段时间后关断火线,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否则节能插座持续给家用电器供电。
(4)处于待机状态的节能插座的语音检测模块可以接收使用者的指令,如果接收到开机指令,节能插座接通火线,开始给家用电器供电;如果接收到关机指令,节能插座断开火线,断开家用电器的电源。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亮,未经李家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7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