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假脚性能测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7997.1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9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雪;李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2/76 | 分类号: | A61F2/7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测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假脚性能测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假脚是下肢假肢发挥功能的必需部件,并在下肢假肢整体费用上占有重要比例,尤其是膝下假肢产品的主要花费所在,患者一旦选择后不易更换。目前市面上假脚的种类很多,其价格及性能具有较大的差异。
假脚的使用寿命及最大承载压力是目前评价假脚质量的方法。其具体检测方法记载在国标GB/T18375中,可以通过疲劳试验机进行检测。但是,对于假脚的使用性能如在行走(或跑步、跳跃等)过程中反映的储能能力、缓冲能力等与人体穿戴假肢后的直接感受的测试,该国标并未涉及。
现有技术中,对于假脚使用性能的评价局限在使用者的感觉、技师目测、以及生物力学分析上,而现有这些评价方法均会受到使用者、技师、实验模特等人为因素影响,无法得到客观的、量化的假脚使用性能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假脚性能测试装置及系统,能够进行客观的假脚使用性能测试。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假脚性能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台、电缸、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及控制电路;
所述基台上设有假脚固定机构和电缸固定机构;
所述电缸通过所述电缸固定机构与所述基台固定连接;
所述电缸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电缸的推杆上设置有压力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假脚固定机构包括:假脚基台连接板、用于调节假脚在空间上的位置及角度的假脚调节装置和用于限制假脚偏转的假脚轴承;
所述假脚基台连接板上设有腰孔,通过螺栓与所述腰孔与所述基台连接;
所述假脚调节装置与所述假脚基台连接板连接;
所述假脚轴承与所述假脚基台连接板连接。
较佳地,所述电缸固定机构包括:电缸基台连接板,用于调节电缸在空间上的位置及角度的电缸位置调节装置和电缸固定部件;
所述电缸基台连接板上设有腰孔,通过螺栓与所述腰孔与所述基台连接;
所述电缸位置调节装置与所述电缸基台连接板连接;
电缸固定部件与所述电缸基台连接板连接。
较佳地,所述假脚调节装置包括:转轮和转轴;
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转轴一端,所述转轴另一端设有螺纹;
所述假脚调节装置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假脚基台连接板螺接。
较佳地,所述电缸位置调节装置包括:转轮和转轴;
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转轴一端,所述转轴另一端设有螺纹;
所述电缸位置调节装置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电缸基台连接板螺接。
较佳地,所述电缸固定机构为两个,所述假脚固定机构为一个。
较佳地,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假脚性能测试装置的机柜。
较佳地,所述机柜底部还设有4个万向轮和4个地脚。
较佳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运动控制卡、数据采集卡和伺服电机驱动器;
所述运动控制卡与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器连接;
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器与所述电缸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卡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连接。
一种假脚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
所述的假脚性能测试装置和电脑;
所述电脑通过串口总线与所述运动控制卡和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假脚性能测试装置及系统,可以通过电缸定机构固定在基台上的电缸,驱动电缸推杆上的压力板对固定在假脚固定装置上的假脚施加压力,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接收假脚应变数据,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假脚性能测试装置,测试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排除了人为影响因素,从而能够得到客观的、量化的假脚使用性能数据。
进一步,通过与上述假脚性能测试装置连接的电脑组成的假脚性能测试系统,可以将假脚应变数据通过电脑计算得出假脚的各种使用性能参数,如储能、释能比,假脚缓解地面对残肢冲击力度等,从而客观评价假脚的使用性能。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假脚性能测试系统,能够得到市场上常见假脚的使用性能评估结果,进而探讨各类假脚的适配情况,标出其性价比,为患者选配和国家配给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发新的假脚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假脚行走性能测试装置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假脚行走性能测试装置背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未经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79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