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滑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8139.9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3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毓;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锋电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驱型 风力 发电 机组 滑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滑环。
背景技术
滑环用于在转子和定子之间传输电功率和/或信号。常常被使用在要求无限制、连续或间断旋转,传输电源和数据信号的电机系统中,能简化和改进系统性能,并且不损害导线。目前流行的变桨风力发电机组,要保持主机与旋转的风轮保持连续的信号传递就要使用滑环。风力发电机组的滑环一般要布置在风轮旋转轴线的中心上,而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在往往在旋转轴中心设置较大直径的孔来使人通过发电机进入轮毂进行维护等工作。这样变桨滑环正好布置在了人孔通道的中间位置,使得滑环的布置方式难度加大,成本增加,维护人员的操作也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直驱型风力发电机变桨滑环,使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滑环的中心孔进入风轮内部进行维护等工作,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滑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变桨滑环由环形外壳、定子导电弧片、导电刷、定子绝缘体、轴承、转子导电环、转子绝缘体和转子体组成;所述变桨滑环整体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外壳(1)与转子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环形外壳通过定子绝缘体安装有定子导电弧片,转子体通过转子绝缘体安装有转子导电环,且在导电环上沿圆周方向分布若干导电刷,导电刷与定子导电弧片相接触。
所述定子导电弧片、若干导电刷和转子导电环组成一导电通路;所述变桨滑环沿轴向布置有一个或多个导电通路。
所述转子体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或多个转子拨片。
所述定子导电弧片为小于180°的弧形体,且沿圆周方向布置有一个或多个。
所述定子导电弧片至少与两个导电刷同时接触。
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滑环,维护人员可以从滑环中心孔进入风轮内部进行维护等工作,简化了滑环的布置方式;
2.定子导电体采用小于180°的弧形结构,节省材料,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电通路局部示意图;
图3图1沿环形外壳轴线的剖视图;
图中1.环形外壳,2.转子拨片,3.定子导电弧片,4.导电刷,5.定子绝缘体, 6.轴承,7.转子导电环,8.转子绝缘体,9.转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滑环,所述该变桨滑环由环形外壳1、定子导电弧片3、导电刷4、定子绝缘体5、轴承6、转子导电环7、转子绝缘体8和转子体9组成;所述变桨滑环整体为环形结构,可方便维护人员通过;所述环形外壳1与转子体9通过轴承6相连接,转子体9与环形外壳1可相对旋转;所述环形外壳1通过定子绝缘体5安装有定子导电弧片3,转子体9通过转子绝缘体8安装有转子导电环7,且在导电环上沿圆周方向分布若干导电刷4,导电刷4与定子导电弧片3相接触。
所述定子导电弧片3、若干导电刷4和转子导电环7组成一导电通路;所述变桨滑环沿轴向布置有3个导电通路,可以导通3路信号。所述转子体9上固定安装有3个转子拨片2;所述定子导电弧片3为小于30°的弧形体,且沿圆周方向布置有6个,采用多个弧形导电体结构,保证了接触的稳定性,降低了成本。所述定子导电弧片3有3个导电刷4同时接触,以保证接触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锋电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锋电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8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功耗抗干扰电源直流输出导向电路
- 下一篇:一种转子线圈用的绝缘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