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田间操作防护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9245.9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2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学;林平;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学;林平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田间 操作 防护服 | ||
技术领域
一种玉米田间操作防护服,属于玉米生产田间操作的劳动保护工作服装。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农作物之一。2010年世界玉米收获面积达1.38亿hm2,总产596412kt,单产4336kg/hm2,面积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总产和单产均居第一位。据我国国家统计局资料,2010年我国的玉米播种面积达到的0.32亿hm2。
玉米的田间管理包括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玉米田间的中后期管理包括许多重要的工作内容,例如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去雄、授粉等。但是,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进入田间作业是令人生畏的事。这不但因为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往往处于高温季节,玉米植株高大,群体密集,通风不良,田间的高温酷热难以忍受;而且玉米后期的叶片坚韧锋利,人在田间行走时,如果不加保护,受到玉米叶片边缘的反复摩擦,会在脸上、身上、手臂上留下一道道血淋淋的伤口,十分疼痛,如果再加上汗水的浸渍,更加难忍。为了减少玉米叶片的伤害,人们普遍的做法是在下地时穿上长袖衣服,带上草帽加以防护,这不仅增加了人体农事操作时高温炎热的程度,工作时间稍长容易造成中暑,而且穿着长袖衣服加草帽在田间行走阻力巨大,十分不便。综上所述,一种轻松舒适、通风透气、保护皮肤不受划伤、视野开阔、价格低廉的玉米田间操作防护服是一项具有实用性强、潜在需求迫切、市场潜力巨大和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的开发项目。
发明内容
一种玉米田间操作防护服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田间操作穿着的防护服。
本发明产品的构造是这样的:
1. 一种玉米田间操作防护服由衣袖、衣身构成,其特征在于,制作材料为韧性透气织物材料,防护服的顶部有一头罩。
2.制作产品所用的织物由独立选自下述的材料制成:芳族聚酰胺纤维和长丝、聚苯并咪唑纤维和长丝、聚酰胺酰亚胺纤维和长丝、聚对苯亚苯基苯并双噁唑[Poly(paraphe-phenylene benzobisaxazole)]纤维和长丝、酚醛纤维和长丝、三聚氰胺纤维和长丝、天然纤维和长丝、合成纤维和长丝、人造纤维和长丝、玻璃纤维和长丝、碳纤维和长丝、金属纤维和长丝,以及其复合材料。
3.制作材料最好为聚酰胺类长丝编织而成的尼龙(注:尼龙为聚酰胺的商品名称)丝网。
4.所用织物的孔密度为20-80目。
5.头罩与衣身相通,头罩上没有其它开口。
6.在衣身的腰部有一根腰带。
7.在衣袖的袖口处有独立选自下述的部件:
①扣子;
②松紧带;
③撕拉带;
④袖口扎带;
⑤挂钩组件。
8.在头罩的颈脖处有颈部扎带。
9.防护服配备一副手套。
10.手套采用韧性透气织物材料制作。
有益效果:
穿着本防护服在玉米田间进行农事操作,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防止玉米叶片划伤皮肤;2.服装表面顺滑,行动阻力小,行走、操作顺畅灵活;3.尼龙丝网透明度高,对视线影响小,视野开阔,不妨碍观察,有利于田间操作;4.通风透气,有利于降温防暑,在防护服的保护下,其内部即使穿短裤、背心,甚至打赤膊也不会受到叶片的伤害,所以可以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5.穿着轻便舒适;6.本发明的制作材料价格低廉,成本低,实用性强,且市场广大,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
图1为玉米田间操作防护服短衫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产品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玉米田间操作防护服短衫(图1)
1.本玉米田间操作防护服短衫由衣袖、衣身、头罩、手套构成。
2.制作材料为聚酰胺长丝编织而成的尼龙丝网。
3.所用的尼龙网孔密度为40目。
4.头罩与衣身相通,头罩上没有其它开口。
5.在衣身的腰部有一根腰带。
6.在衣袖的袖口处有松紧带。
7.在头罩的颈脖处有颈部扎带。
8.衣身的长及人体的臀部。
本产品穿着时套在人的身上,束紧腰带、颈部扎带,戴上手套。在玉米田间进行农事操作时不会受到玉米叶片的伤害,也不会因为穿着本产品加剧人体的炎热,同时尼龙网不遮挡视线,视野开阔,操作灵活,十分方便。
实施例2:玉米田间操作防护服短衫
1.本玉米田间操作防护服短衫由衣袖、衣身和头罩构成。
2.制作材料为聚酰胺长丝编织而成的尼龙丝网。
3.所用的尼龙网孔密度为4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学;林平,未经张子学;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9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