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辊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9581.3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郭言东;王新果;毛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0/02 | 分类号: | B65H20/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薄膜材料输送装置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薄膜材料输送的对辊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对辊驱动装置广泛应用于薄膜材料的输送系统中,通过对辊与基材之间的摩擦力牵引基材完成连续的或者间歇的进给运动,因此在对辊驱动装置中,对辊之间的压力大小的调节功能以及在换料或者接料过程中迅速方便的分离对辊就显得尤其重要。针对2010年6月23日公开的专利号为200910273410.2的一种可调压力摩擦输送对辊装置中,压力调节组件与对辊分离组件的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尤其在对辊分离组件中,通过推动握杆,带动摇臂杆转动,再带动凸轮转动,凸轮顶起固连在滑块上挡块,进而带动滑块在滑槽内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分离。对于这种装置由于握杆的存在,导致转轴两边都需安装摇臂杆,握杆与两侧的摇臂杆大致构成U状,悬置于空间内,这种构造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且在工作中握杆妨碍工作人员进行对辊分离工作;而且该分离机构是通过凸轮带动固连在滑块上的挡板移动,从而带动滑块在滑槽中上下移动,这种结构操作稳定性不够,结构复杂且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对辊驱动装置的对辊分离机构,能够实现稳定快速方便的分离对辊机构,且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占用空间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对辊驱动装置包括一支撑架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对辊机构,对辊机构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的两端与支撑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对辊分离机构,包括凸轮和摇臂,所述凸轮的轮缘与支撑架的支板上板沿接触,凸轮的轮面上设有轴孔,支撑轴两端的轴头部穿过轴孔且一侧轴头部的外端设有摇臂,凸轮和摇臂与支撑轴固连为一整体,所述从动辊包括支撑轴及辊筒,所述辊筒与支撑轴之间构成转动配合。
采用上述机构,当转动摇臂时,带动与摇臂固连为一整体的凸轮转动,进而带动固连在凸轮上的支撑轴上下运动,由于支撑轴是固连在滑块的轴孔中,因此滑块会随着支撑轴的上下运动而在滑槽内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辊的分离靠拢动作。
由于这种结构只需转动摇臂,带动凸轮转动,实现支撑轴及滑块的运动,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少,且对辊分离机构与薄膜处在避让的位置上,更有利于薄膜的运输;又因为凸轮带动的是整个支撑轴上下运动,所以能够实现稳定快速方便的分离对辊机构,且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力调节机构与固定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分离机构与支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动力源一侧的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摇杆一侧的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从动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支撑架40及设置在支撑架40上的对辊机构,对辊机构包括主动辊20和从动辊10,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10的两端与支撑架40的连接处设置有对辊分离机构60,它包括凸轮61和摇臂62,所述凸轮61的轮缘与支撑架40的支板42、43上板沿421、431接触,凸轮61的轮面上设有轴孔611,支撑轴12两端的轴头部穿过轴孔611且一侧轴头部的外端设有摇臂62凸轮61和摇臂62与支撑轴12固连为一整体,所述从动辊10包括支撑轴12及辊筒13,所述辊筒13与支撑轴12之间构成转动配合。当需要进行换料或者接料时,只需要拨动摇臂62使凸轮61转动,带动支撑轴12及滑块51的运动,就可实现从动辊10与主动辊20的分离,方便换料或者接料。且由于摇臂62只是在一侧凸轮61上设置,这样操作人员只要在设摇臂62的一侧进行操作,无需在主动辊20、从动辊10辊身所在区域内操作,并且在辊间更换物料时也无干涉现象发生。
如图7所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辊筒13为一空心的圆筒形结构,套在支撑轴12上,辊筒13与支撑轴12之间且位于支撑轴12轴肩处设置有两用于支撑辊筒13滚动的滚动轴承11。这种结构可以实现辊筒13绕着支撑轴12转动,而支撑轴12与凸轮61及摇臂62是固连为一整体,支撑轴12不做转动,只是在凸轮61的转动下做上下运动,又由于支撑轴12是固连在滑块51的轴孔中,从而带动滑块51在滑槽内上下移动,实现对辊的分离。所述凸轮61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弧部分和直线部分,它为一圆柱体沿轴线方向切除一部分之后的残缺部分。当凸轮61处在圆弧部分时,对辊处在分离阶段,当处在直线部分时,对辊处在靠拢状态,且直线部分能够稳定与支板42、43上板沿421、431接触,更好地起到靠拢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9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络筒机的纱筒放置框
- 下一篇:流延膜机气胀轴自动卸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