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绞线拉锁锚具的防松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9815.4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0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海;高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兴海;高仙林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褚治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绞线 拉锁 松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绞线拉锁锚具的防松动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绞线的固定力量主要是靠锚具来实现,锚具是由锚具板和夹片组成,夹片和锚具板的孔内壁接触光滑。我国地域广大,地震多发,在地震过程中,或者在桥梁上承载的车辆数量或载荷不均,钢绞线因为不规则的张缩,很容易导致夹片松动脱落,进而导致锚具脱落,钢绞线的应力丧失,使建筑设施受到无法修复的损坏。
以上问题值得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钢绞线拉锁锚具的防松动装置,在所述锚具板上设置所述环形槽口,在所述覆盖板的侧边设置所述钩爪,将所述覆盖板安装在所述锚具板上端,且将所述钩爪嵌入所述环形槽口,实现将所述覆盖板固定在所述锚具板上,解决了锚具因低应力或动载荷而引起的夹片松动使得锚具脱落的问题,避免了应力失效,提高了建筑设施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操作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钢绞线拉锁锚具的防松动装置,包括设置有圆柱形通孔的锚具板以及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具板侧表面设置一个环形槽口,所述覆盖板与所述圆柱形通孔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大于钢绞线直径小于所述圆柱形通孔的直径,所述覆盖板的侧边固定有至少四个钩爪,所述钩爪嵌入所述环形槽口。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爪通过冲压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覆盖板的侧边。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爪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覆盖板的侧边。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爪上设置有钩爪螺栓孔,所述锚具板的侧表面上与所述钩爪螺栓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锚固螺栓孔,将螺栓对应转入所述钩爪螺栓孔和所述锚固螺栓孔内固定。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爪螺栓孔的直径与所述锚固螺栓孔的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所述锚具板上设置所述环形槽口,在所述覆盖板的侧边设置所述钩爪,将所述覆盖板安装在所述锚具板上端,且将所述钩爪嵌入所述环形槽口,实现将所述覆盖板固定在所述锚具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钩爪上设置所述钩爪螺栓孔,所述锚具板的侧表面上与所述钩爪螺栓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所述锚固螺栓孔,将螺栓对应转入所述钩爪螺栓孔和所述锚固螺栓孔内固定,以增强固定效果,解决了锚具低应力或动载荷而引起的夹片松动使得锚具脱落的问题,避免了应力失效,提高了建筑设施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操作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覆盖板;2、锚具板;3、圆柱形通孔;4、环形槽口;5、开孔;6、锚固螺栓孔;7、钩爪;8、钩爪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钢绞线拉锁锚具的防松动装置,包括设置有圆柱形通孔3的锚具板2以及覆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具板2侧表面设置一个环形槽口4,所述覆盖板1与所述圆柱形通孔3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开孔5,所述开孔5的直径大于钢绞线直径小于所述圆柱形通孔3的直径,所述覆盖板1的侧边固定有至少四个钩爪7,所述钩爪7嵌入所述环形槽口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钩爪7通过冲压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覆盖板1的侧边。所述钩爪7上设置有钩爪螺栓孔8,所述锚具板2的侧表面上与所述钩爪螺栓孔7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锚固螺栓孔6,将螺栓对应转入所述钩爪螺栓孔8和所述锚固螺栓孔6内固定,所述钩爪螺栓孔8的直径与所述锚固螺栓孔6的直径相等。
将所述覆盖板安装在所述锚具板上端,且将所述钩爪嵌入所述环形槽口,实现将所述覆盖板固定在所述锚具板上,进一步的,在所述钩爪上设置所述钩爪螺栓孔,在所述锚具板的侧表面上与所述钩爪螺栓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所述锚固螺栓孔,将螺栓对应转入所述钩爪螺栓孔和所述锚固螺栓孔内固定,以增强固定效果,解决了锚具因低应力或动载荷而引起的夹片松动使得锚具脱落的问题,避免了应力失效,提高了建筑设施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操作施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兴海;高仙林,未经赵兴海;高仙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9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结构墙面泛水结构及其泛水组件、泛水托板
- 下一篇:双向开口对拉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