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0435.2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3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H·S·拉哈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陈海红;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有头单元、罩壳、墨盒和墨液管的构成的喷墨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所述头单元具备排出墨液的记录头且可以在预定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罩壳对所述头单元进行收置,并形成装置外廓;所述墨盒设置于所述罩壳的外侧;所述墨液管将所述墨盒内的墨液导向所述记录头且具有柔性,具有伴随于所述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而追随变形的变形可动部。
背景技术
在喷墨打印机等记录装置中,如示于下述的专利文献1、2地已经存在在罩壳(打印机主体)的外部具备有成为墨液贮留部的墨盒的记录装置。
在如此的记录装置中,采用如下结构:使从具备记录头的头单元延伸设置的墨液管从形成于罩壳的侧面的孔部等延伸到外部,相对于设置于该壁面的外部的墨盒的连接部进行连接。
并且,如示于下述的专利文献3地也开发出如下可以拆装的墨液供给装置:在罩壳的内部具备主盒和副盒两个墨盒,并对该主盒和副盒以墨液管进行了连接。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9/119084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0012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4490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可是,如示于所述专利文献1、2地,在罩壳的外部具备墨盒的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如果不取下连接于墨盒的连接部的墨液管,则无法从罩壳拆下向所述头单元供给墨液的墨液供给系统的各构件。
从而,当在墨液供给系统的各构件存在不良状况的情况下的修理和/或部品更换等时,在必需从罩壳拆下墨液供给系统的各构件的情况下,必须暂时拆下连接于墨盒的连接部的墨液管。因此,当拆下该墨液管时会产生空气向墨液管内混入的问题。
该情况下,如果如所述专利文献3地不用拆下墨液管而能够每个墨液供给装置为一体从罩壳拆下墨液供给装置,则不会产生空气向所述墨液管内混入的问题。
但是,如示于专利文献1、2地,在罩壳的外部具备墨盒的记录装置的情况下,通过专利文献3的发明无法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记录装置,在罩壳的外部具备墨盒的记录装置中当墨液供给系统的修理和/或部品更换等时,不用从墨盒的连接部拆下墨液管,能够将墨液供给系统的构成构件一体地从罩壳拆下,并一体地安装于罩壳。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第1方式具备头单元、罩壳、墨盒、墨液管和管用贯通部,所述头单元具备排出墨液的记录头且可以在预定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罩壳对所述头单元进行收置,并形成装置外廓;所述墨盒设置于所述罩壳的外侧;所述墨液管将从收置有墨液的墨液收置部送出的墨液导向所述记录头,具有伴随于所述头单元的所述移动介由U字形反转部而追随变形的变形可动部;所述管用贯通部设置于所述罩壳的侧面,使所述墨液管的所述墨盒侧的部分通到该罩壳的外部,在转接器和所述墨盒一体地连接于所述墨液管的状态下可以拆下地承接该墨液管。
根据本方式,管用贯通部在所述转接器和所述墨盒一体地连接于所述墨液管的状态下可以拆下地承接该墨液管。即,能够将连接墨液管的转接器和墨盒作为一体的墨液供给单元而处理。从而,当在罩壳的外部具备墨盒的记录装置中墨液供给系统的修理和/或部品更换等时,不用从墨盒的连接部拆下墨液管,能够将所述墨液供给单元一体地从罩壳拆下,并且一体地安装于罩壳。由此,当墨液供给单元的修理和/或部品更换等时不需要现有进行的墨液管的拆装作业,不会产生空气从敞开的墨液管的端部混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第2方式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方式中,所述管用贯通部作为可以进行所述墨液管的所述拆下的结构,具备连通于所述侧面的端部的连通部。
根据本方式,除了第1方式的所述效果之外,通过极其简单的结构,还能够使所述墨液供给单元保持为一体原封不动而使墨液管从连通部出入。
并且,所述连通部因为也作为向罩壳内的风的流入口乃至向罩壳外的风的流出口而起作用,所以也发挥将在罩壳内产生的墨液雾排出到罩壳外的除雾作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第3方式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方式中,所述连通部形成为,宽度比所述管用贯通部要窄。
根据本方式,因为连通部形成为,宽度比所述管用贯通部要窄,所以除了第2方式的所述效果之外,还能够降低墨液管从管用贯通部内意外脱出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第4方式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方式中,所述连通部的宽度形成为所述墨液管利用该墨液管的弹性变形可以通过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0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机构型平板喷绘机
- 下一篇:一种玻璃印刷车间无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