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撑芯棒的辊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1085.1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0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金龙;叶庆华;廖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5/02 | 分类号: | B21B2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缝钢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轧管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支撑芯棒的辊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轧管机内部轧辊配合芯棒对毛管进行轧制,在轧制的过程中,芯棒需要支撑辊道对其进行支撑。现有的支撑辊道其结构如图1所示,辊道4两端通过圆锥轴承2、5固定于主轴3,主轴3插装于支撑架13,主轴3与支撑架13间隙配合。在轧制期间,由于主轴与支撑架间隙配合,主轴在轧制时受力旋转,主轴与支撑架之间发生磨损,圆锥轴承与主轴配对安装的轴向间隙难以调整导致主轴的轴向攒动,影响支撑辊道的工作精度,同时,圆锥轴承无法润滑,容易卡死,导致在芯棒退出支撑辊道时,芯棒与辊道之间产生剧烈摩擦,损伤芯棒。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芯棒的辊道结构,其能有效调节主轴的轴向距离,确保支撑辊道的工作精度,同时对圆锥轴承进行冲分润滑,防止辊道磨损芯棒。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支撑芯棒的辊道结构,其包括辊道、圆锥轴承、主轴和支撑架,所述辊道通过两端安装所述圆锥轴承固定于所述主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半合式支撑座,所述支撑架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半合式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端部,所述主轴安装于所述半合式支撑座的安装孔内,所述主轴设有两段螺纹,所述主轴、位于所述辊道和所述半合式支撑座之间设有螺纹一,所述主轴尾部设有螺纹二,所述主轴的螺纹一和螺纹二部位分别安装有圆螺母一和圆螺母二。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其还包括端盖一和端盖二,所述端盖一安装于所述辊道外侧端面,所述端盖二安装于所述辊道内侧端面、位于所述辊道与所述半合式支撑座之间、并覆盖所述螺母一,所述主轴内设有润滑管路;
所述端盖二、由所述主轴贯穿的开口内侧面设有密封件;
所述主轴与所述半合式支撑座键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其有益效果在于:主轴上设有两段螺纹,并安装有圆螺母一和圆螺母二,圆螺母一位于辊道内侧端面的圆锥轴承与端盖二之间,能有效调节圆锥轴承与主轴配对后的安装间隙,防止主轴因磨损产生轴向攒动,圆螺母二位于主轴尾部,能有效调节支撑辊道在安装架上的位置,通过螺母一和螺母二对主轴空间位置的有效调节,确保支撑辊道的工作精度;主轴内部设有润滑管路、端盖一、端盖二、密封件以及辊道之间形成密封的整体,防止润滑油的流逝,使得圆锥轴承能够得到充分润滑,同时避免外部的冷却水、灰尘等进入辊道内部,辊道转动顺畅,减少辊道与芯棒之间的摩擦,确保芯棒完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支撑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省略支撑架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支撑芯棒的辊道4结构,其包括辊道4、圆锥轴承2、5、主轴3和支撑架13,辊道4通过两端安装圆锥轴承2、5固定于主轴3,其包括半合式支撑座9,支撑架13一端设有安装槽14,半合式支撑座9安装于安装槽端部,主轴3安装于半合式支撑座9的安装孔内,主轴3设有两段螺纹,主轴3、位于辊道4和半合式支撑座9之间设有螺纹一,主轴3尾部设有螺纹二,主轴3的螺纹一和螺纹二部位分别安装有圆螺母一7和圆螺母二12;其还包括端盖一1和端盖二6,端盖一1安装于辊道4外侧端面,端盖二6安装于辊道4内侧端面、位于辊道4与半合式支撑座9之间、并覆盖螺母一,主轴3内设有润滑管路15;端盖二6、由主轴3贯穿的开口内侧面设有密封件8;主轴3与半合式支撑座9键连接。
图2中,10为平键,用于主轴3与半合式支撑座9之间连接,11为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