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登山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1121.4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8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晨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晨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山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旅行用具,尤其是一种新型登山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户外活动也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常,人们会选择在周末聚众登山,因此登山包是登山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般登山包的容纳较大,需要放置在野外生活的各种物品,因此,通常登山包重量较大;
现有的登山包,包括包体和背带,背带连接在包体上,这种登山包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登山包重量较大,背在背后登山不仅比较费力,严重时容易向后倾倒引起安全事故。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登山包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登山包,这种新型登山包可以背在背上也可以套在脖子上,套在脖子上时受力更为平衡,可提高登山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新型登山包,包括包体和背带,所述包体由相互独立的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构成,在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之间连接有收紧带,在收紧带上设有扣子,该新型登山包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连接在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的顶部,在连接片中央设有用于容纳人体脖子的通孔;所述的背带位于第二包体上。
作为优选:
所述的第二包体上设有定型板,所述的背带连接在所述定型板上;定型板可以保护背部,防止包内的尖锐物品磕到人的后背。
所述连接片为弹性布;这样的方案套在脖子上使用时更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新型登山包,所述包体由相互独立的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构成,在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之间连接有收紧带,在收紧带上设有扣子,而背带位于第二包体上,当需要背在背上时,只要将收紧带收紧并用扣子扣住,便可将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连接成一个整体;当需要登高时或者背累时,可以将收紧带打开,使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分离,然后将连接片套在脖子上,这样,第一包体和第二包体就一个位于胸前一个位于背后,登山时受力更为平衡,不易发生倾倒危险,因此这种新型登山包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包体1、第二包体2、收紧带3、扣子4、连接片5、通孔6、背带7、定型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新型登山包,包括包体和背带7,所述包体由相互独立的第一包体1和第二包体2构成,在第一包体1和第二包体2之间连接有收紧带3,在收紧带3上设有扣子4,该新型登山包还包括连接片5,所述连接片5连接在第一包体1和第二包体2的顶部,在连接片5中央设有用于容纳人体脖子的通孔6;所述的背带7位于第二包体2上。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新型登山包,其有益效果是:所述包体由相互独立的第一包体1和第二包体2构成,在第一包体1和第二包体2之间连接有收紧带3,在收紧带3上设有扣子4,而背带7位于第二包体2上,当需要背在背上时,只要将收紧带3收紧并用扣子4扣住,便可将第一包体1和第二包体2连接成一个整体;当需要登高时或者背累时,可以将收紧带3打开,使第一包体1和第二包体2分离,然后将连接片5套在脖子上,这样,第一包体1和第二包体2就一个位于胸前一个位于背后,登山时受力更为平衡,不易发生倾倒危险,因此这种新型登山包使用更安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新型登山包,包括包体和背带7,所述包体由相互独立的第一包体1和第二包体2构成,在第一包体1和第二包体2之间连接有收紧带3,在收紧带3上设有扣子4,该新型登山包还包括连接片5,所述连接片5连接在第一包体1和第二包体2的顶部,在连接片5中央设有用于容纳人体脖子的通孔6;所述的背带7位于第二包体2上。另外:所述的第二包体2上设有定型板8,所述的背带7连接在所述定型板8上;所述连接片5为弹性布;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新型登山包,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具有如下优点:
1、 定型板8可以保护背部,防止包内的尖锐物品磕到人的后背;
2、 弹性布具有弹性,套在脖子上使用时更为舒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晨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晨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