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套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1965.9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2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典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套膜结构,涉及一种足部美容保养的足套膜,可形成立体容纳空间及结构简化可快速制造成形的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现今一般足部的表面皮肤的保养,通过一足套膜内的吸附材料吸附各种保养品,供以足部穿入其内包覆,通过吸收有保养品的吸附材料与足部皮肤接触保养以防止皮肤老化。
最早期以两片具有吸附材料的膜片相对应后再行边缘的贴合形成一足套膜,然而该足套膜为两片结合式无法形成立体容纳空间,故在足部穿着时无法完全的与足部形成密切的贴合及容易发生松脱的事情。
因此,早期的足套膜有上述缺失,市面上即有(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具有立体容纳空间的足套膜100结构商品,己改善早期足套膜的缺失。
但是,足套膜100包括有结合有吸附材料的左膜片10、右膜片11及一底膜片12,对其边缘贴合并形成有一开口13,其结构的膜片数量多于对位及边缘的贴合过程较为繁琐,一直无法提升制造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足套膜结构,可形成立体容纳空间及结构简化可快速制造成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足套膜结构,结合有吸附材料,包括左侧膜片与右侧膜片,该左侧膜片与右侧膜片边缘结合形成有一开口,在左侧膜片与右侧膜片之间后部形成有一张开使该足套膜结构形成有一立体的容纳空间的M形折叠部。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足套膜结构,可通过以一膜片折叠有M形折叠部,简化加工程序,具有一次性快速成形的功效;以及其构成的足套膜后部的M形折叠部,可供张开,使足套膜结构形成立体的容纳空间,可供足部套入完全包覆贴合足部皮肤,达到确实保养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足套膜分解示意图;
图2为公知的足套膜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足套膜结构的膜片折叠成M形折叠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足套膜结构简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足套膜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足套膜结构的M形折叠部张开的立体示意图。
【符号说明】
足套膜-----------------100 左膜片-------------------10
右膜片-------------------11 底膜片--------------------12
开口----------------------13
M形折叠部-----------------201 足套膜-------------------20
吸附材料------------------201b 膜片---------------------200
左侧膜片----------------210 右侧膜片----------------211
开口---------------------210a。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足套膜结构的膜片折叠成M形折叠部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结合有吸附材料201b的膜片200先折叠成有M形折叠部201,经模具加工快速成形、边缘结合及去边废料,(另参照图4)形成一足套膜20,可达到简化加工程序一次性快速成形的功效。
其中,吸附材料201b可供吸附各种保养品。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足套膜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
足套膜20(另可参照图4),其构成有左侧膜片210与右侧膜片211,左侧膜片210与右侧膜片211边缘结合形成有一开口210a、一M形折叠部201,主要特征:在左侧膜片210与右侧膜片211之间后部形成有一M形折叠部201。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足套膜结构的M形折叠部张开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足套膜20的M形折叠部201可张开,使足套膜20形成有一立体的容纳空间,足部可通过开口210a穿入其内包覆,足套膜20吸附有保养品的吸附材料201b,即可与足部皮肤贴合吸收保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典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法典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9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轨双控二极管一贯机
- 下一篇:外延结构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