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2134.3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梁庆德;林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东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3/02 | 分类号: | D01D13/02;D06H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唐绍烈 |
地址: | 36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丝装置。
背景技术
切丝装置是纺丝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一般在纺丝间F2安装喷丝板101进行喷丝,而把切丝装置放置在卷绕间F1导丝辊102及卷绕机103上方,即安装在位点A处,其基本原理为:发生断丝时,通过卷绕机103上相应的断丝感应器,感应断丝信号,经电脑处理后,送至切丝装置电磁阀,由专用集丝器将所有丝条集成一束,送至切丝装置上,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切丝装置的示意图,切刀201为合金刀片,回定在V-座202上,在V-座202上方设有吸丝咀203,依靠集丝器的收紧力与第一辊的惯性转动产生的拉力,切刀201切断丝条,刀口上方的丝条由专用吸丝咀203吸走,防止丝条继续缠绕在导丝辊102及卷绕机103上,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但该装置在设计上有明显缺陷:(1)剪切力由集丝器的收紧力与第一辊的惯性力提供,在实际使用中剪切力明显不足,造成切不断丝;(2)锦纶丝上油后,平滑性高,韧性强,丝条易在刀口上滑动,致丝条剪不断;(3)切刀201易摩损,导致剪不断状况加剧,每季度须更换一次切刀201。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切丝装置进行研究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更换切刀的切丝装置,并提高丝条的切丝成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切丝装置,包括基板、切刀、双向气缸及电磁阀,基板上加工有切口,切刀置于基板上,切刀上连接有双向气缸,电磁阀控制双向气控的运动,进而带动切刀在切口上的双向运动以完成切丝及归位动作。
进一步,所述的基板上加工有两个切口。
进一步,所述的切刀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切刀由双向气缸驱动,当发生断丝时,断丝信号经电脑处理后,送至电磁阀,双向气缸动作,切刀横向移动,在切口上切断丝条,每个切口对应一根丝,因而降低了对剪切力的要求;另外,将本装置与安装在卷绕间的导丝辊和卷绕机隔离,安装在纺丝间,丝条切断后不会缠绕在导丝辊和卷绕机上,同时由于取消了吸丝咀,节约了用气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纺丝生产装置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切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切丝装置,包括基板1、切刀2、双向气缸3及电磁阀4,基板1为矩形板,在矩形板的一侧上加工有切口11,切刀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为F型结构,置于基板1上,切刀2的一端连接有双向气缸3,电磁阀4控制双向气缸3的运动,进而带动切刀2在切口11上的双向运动以完成切丝与归位动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切刀2由双向气缸3驱动,当发生断丝时,断丝信号经电脑处理后,送至电磁阀4,双向气缸3动作,切刀2横向移动,在切口2上切断丝条,每个切口2对应一根丝,因而降低了对剪切力的要求,丝条切断成功率近100%;另外,将本装置与导丝辊102和卷绕机103隔离,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导丝辊102和卷绕机103安装于卷绕间F1,本装置安装于纺丝间F2的B点处,丝条切断后不会卷绕在导丝辊102和卷绕机103上,同时由于取消了吸丝咀203,节约了用气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东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东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2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梯
- 下一篇:窗帘的双控式启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