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腿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3982.6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军;马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腿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座椅的旋转式腿托。
目前汽车座椅包括生活座椅,人们在坐上座椅时,小腿部分长期处于悬空状态,不能满足人们舒适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旋转式腿托,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腿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腿托固定板,其中一个腿托固定板上安装有一电机传动配件,该电机传动配件固定套设在一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马达横杆的一端部,所述马达横杆与一电机传动连接,其两端部分别固定套设一主动支板,并且所述马达横杆两端分别活动穿设于一腿托固定板内;
前述每个主动支板一端部与马达横杆固定连接,另一端部与一第三从动板一端部铰接,第三从动板另一端部与第四从动板两端之间的一选定位置铰接,第四从动板一端部与一第二从动板一端部铰接,该第二从动板两端之间的一选定位置与该主动支板两端之间的一选定位置铰接,而该第二从动板另一端部与一第一从动板一端部铰接,该第一从动板另一端部与一腿托固定板铰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第三从动板另一端部与第四从动板中部铰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第二从动板中部与主动支板中部铰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前述两个腿托固定板之间还可通过至少一根后支撑杆固定连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前述两个第四从动板之间还可经一前支撑板和一后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该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可通过一中支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前述两个主动支板的另一端部之间还可经一前支撑杆固定连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前述两个主动支板的另一端部之间还可经一前支撑杆固定连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马达横杆上还套设有保护杆。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马达横杆的任一端与相应腿托固定板之间设有卡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
(1)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可使人体小腿部分得到支撑,且可使人体在座椅上面接触面积大幅增加,减小对座椅的单位面积内的压力,即,减小了压强,从而大大减轻了人体总重量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压力,减少由此产生的疾病;
(2)随用随停,无级调节,稳定耐用、间隙小,且通过采用多支架支撑形式,还可使其具有更高强度,使用更为安全稳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旋转式腿托的立体图;
图2为如图1所示旋转式腿托的主视图;
图3为如图1所示旋转式腿托的右视图;
图4为如图1所示旋转式腿托的俯视图;
图5为如图1所示旋转式腿托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电机传动配件01、电机02、马达横杆03、卡簧04、电机固定螺杆组件05、脚托固定板06、主动支板07、电机固定座08、第一从动板09、第二从动板10、第三从动板11、第四从动板12、前支撑板13、后支撑板14、中支撑板15、第一铆钉16、第二铆钉17、限位钉18、第一垫片19、第二垫片20、前支撑杆21、后支撑杆22、保护杆23。
以下结合一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结合一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图5,该旋转式腿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腿托固定板06,其中一个腿托固定板上安装有一电机传动配件01,该电机传动配件固定套设在一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马达横杆03的一端部,所述马达横杆与一电机02传动连接,其两端部分别固定套设一主动支板07,并且所述马达横杆两端分别活动穿设于一腿托固定板内;
前述每个主动支板07一端部与马达横杆03固定连接,另一端部与一第三从动板11一端部铰接,第三从动板11另一端部与第四从动板12两端之间的一选定位置铰接,第四从动板12一端部与一第二从动板10一端部铰接,该第二从动板10两端之间的一选定位置与主动支板两端之间的一选定位置铰接,而该第二从动板10另一端部与一第一从动板09一端部铰接,该第一从动板09另一端部与一腿托固定板铰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第三从动板11另一端部与第四从动板12中部铰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第二从动板10中部与主动支板中部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3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箔式加热传感多功能垫体
- 下一篇:风能、太阳能结合的纯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