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手术肋间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5011.5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9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勇;薛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勇;薛丽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手术 撑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主要涉及胸外科手术器械之肋间撑开器。
背景技术:
现有胸外科手术肋间撑开器,包括2块相互平行的撑开板和设于其一端可使2块平行撑开板相对张夹移动的撑开机构,将2块平行撑开板放于相邻的2根肋骨间,当2块平行撑开板相对移动张开时,肋间被撑开,由此进入胸腔施行手术。现有肋间撑开器存在的缺陷是,肋间撑开器为平直板,它与弧状肋骨不相仿形吻合,撑开器与肋骨呈点接触,撑开过程极易造成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发生骨折,使患者术后疼痛剧烈,影响术后生活质量。再者,现有撑开器系合金材料,质地很硬,撑开过程也易造成骨肉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肋间撑开器的缺陷和不足加以改进,提供一种胸腔手术肋间撑开器,可保护肋骨免于撑开过程损伤,利于手术更好的顺利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腔手术肋间撑开器,包括2块相互平行的撑开板1、设于其一端可使2块平行撑开板相对张夹移动的撑开机构。主视撑开板呈与弧状肋骨仿形的弧形状。
所述相互平行的2块撑开板其外侧面内凹。2撑开板内凹的外侧面覆有一层软性材料2。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意义:
因采用的撑开板主视呈与弧状肋骨相仿形的弧形状,并且2块撑开板其外侧面内凹,如此,撑开器可与肋骨相仿形吻合,改现有的彼此间点接触为线或面接触,增加了彼此间的接触面积,不易造成撑开过程骨折。又,因于2撑开板内凹的外侧面覆一层软性材料2,避免了生硬接触,也利于保护肋骨,避免骨肉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3附图1之A-A剖面图
附图4附图1之A-A剖视图
附图5附图1之B-B剖面图
附图6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示意图
附图7附图6之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撑开器1、左侧撑开器板1a、右侧撑开器板1b、软性材料2、撑开板中心弧形孔3、张夹机构孔板4、齿条5、转轴6、摇把7、肋骨8、脊柱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说明书附图1、2、3、4、5、所示。胸腔手术肋间撑开器,包括2块相互平行的撑开板1、设于其一端可使2块平行撑开板相对张夹移动的撑开机构,主视撑开板呈与弧状肋骨相仿形的弧形状。相互平行的2块撑开板其外侧面内凹。2撑开板内凹的外侧面覆有一层软性材料2。所述软性材料为橡塑材料,如乳胶材料或硅胶材料,本实施方式采用硅胶材料。
2块平行撑开板相对张夹移动的撑开机构为现有技术,包括一块与左侧撑开器板1a侧面相垂直固定的孔板4,孔内一侧边为齿条5,一转轴6与右侧撑开器板1b顶面相垂直的设置,其末端插入孔板4内,末端设有齿轮(未示)与齿条5相啮合,转轴6顶端设有摇板,摇动摇把时,右侧撑开器板1b相对于左侧撑开器板1a作平行的张夹移动。
手术过程,患者侧卧,如附图6所示(面对医生),将撑开器置于2肋骨之间,左右2肋骨贴于2块撑开板的外侧面,摇动摇把,2肋骨间被撑开,由被撑开的肋间伸入胸腔进行手术。附图7为附图6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勇;薛丽,未经朱文勇;薛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