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升降可伸缩型量臂式货物体积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5309.6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3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朱中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中生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6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伸缩 型量臂式 货物 体积 测量仪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固定位置进行货物体积快速测量和自动记录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快递行业对承运的货物,通常是以货物的重量或体积的大小进行计费的。对体积的计费有时也折算成体积重,例如:长X宽X高(cm)/6000=体积重(kg),在货物的体积重和实重之间取大值,作为计算运费的依据。在公路运输中,有时对于轻泡的货物,可以直接按体积(立方数)计费,或者折算成体积重,例如按3立方米折算为1吨。无论按货物体积计费还是按折算后的体积重计费,都需要测量货物的长宽高尺寸,再计算货物的体积或体积重。
按实际重量计费时,一般在货物称重后可以直接显示重量值,因此,测量时间短,对货物的交接速度影响比较小。但是,按货物体积或体积重计费,必须分别测量货物的长、宽、高尺寸,再算出其体积或体积重,耗时比较长,尤其对于交接时效要求很高的快递和限时物流业务,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货物进行体积测量,以便计算体积重,这样就损失了体积重与实重之间差额的计费收入。或者,为了不损失这个差额收入,必须投入大量人力,对货物的体积进行测量、统计、汇总计算。这样仍然会影响货物的交接速度。
在快递和物流业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以UPS、FedEx、DHL和TNT为代表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快递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采用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自动化体积测量系统来对承运货物进行快速准确的计量,并实时传送到其物流数据库中。但是,这样的系统需要投资几万到十几万关元(国内同类 设备一般也要在十几万元以上),且只是对传送带流水线作业的物流、快递企业比较适用,测量设备还占用比较大的场地面积。
我国物流快递行业尚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资本实力基础比较薄弱,企业规模也比较小,许多中小企业尚不具备采用采用成套设备进行货物体积全自动测量的条件。为了解决低投入、高效率测量货物的体积或体积重的应用需求问题,需要一种在物流快递企业的操作现场能够快捷、方便进行体积测量的装置。
2012年11月12日,本申请人提交了一份关于“便携式货物体积测量仪”的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20590072.2)。该专利申请所涉及的“便携式货物体积测量仪”可以在任意的场地位置对货物进行快速的体积测量,但由于是便携式装置,不方便利用电子称同时进行货物重量的测量。考虑到许多快递企业以及部分物流企业,有固定的收货窗口进行货物的称重,因此,本适用新型申请特设计了一种可在固定的测量位置对货物称重操作的同时,进行货物长、宽、高尺寸的半自动快速测量和自动记录的装置。使用该装置可在一个操作环节同时完成货物重量和体积的快速测量,测量结果自动上传到结算系统服务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一种在固定的测量位置,能够在货物称重的同时,比较便捷地进行货物的长、宽、高测量,并自动将电子数字化的测量结果实时传送到物流快递结算系统的测量装置。
1.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升降、可伸缩型量臂式货物体积测量仪,由可自动升降、可手动伸缩式量臂,数据采集显示器,升降控制装置以及立柱组成,其特征是:可自动升降、可手动伸缩式 量臂中带有电子数字式长度测量尺,可对货物的长、宽、高进行接触式测量,电子数字式测量结果暂时储存于数据采集显示器,数据采集显示器内置有蓝牙输出装置,可将测量数据通过蓝牙输出装置发送到其它接收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快捷,将高度方向可自动升降、长度和宽度方向可手动伸缩的数码量尺套在货物上,即可测量货物的长宽高尺寸,测量时间比使用卷尺进行长、宽、高逐个测量并手工记录大大缩短;2)数字化,测量数据与货物托运单号链接,可以通过PDA将测量结果直接地、实时地上传到结算系统;3)在电子称称重台上进行货物尺寸测量,可以与货物的称重同时进行,在一个操作环节同时完成重量和三维尺寸两个项目的测量,提高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体积测量仪工作原理图;
图1中,1,可升降、可伸缩式量臂;2,数据采集显示器(含蓝牙数据发射器);3,升降控制装置及立柱,4,挡板,5,被测量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中生,未经朱中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轮机转子倒T型叶根槽叶片装配辐射线偏差测量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划线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