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的氮气备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5460.X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6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红;张立刚;孟少辉;黄衍福;邹连阳;孙明寰;聂海滨;王娜;王晓颖;李英;方志猛;陈慧慧;郭晨;梁德山;杜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01;E21B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 防喷器 控制 装置 氮气 备用 系统 | ||
1.一种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的氮气备用系统,该系统为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提供高压气体作为应急动力源,包括高压氮气瓶、阀门、相关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备用系统的相关管路至少包括第一组管路(1-1)、第二组管路(1-2)、第三组管路(1-3)、第四组管路(1-4),所述氮气备用系统的第一组管路(1-1)上顺次设置有氮气减压阀(2)、氮气瓶阀(3)、高压氮气瓶(4),所述氮气减压阀(2)通过外接软管(12)与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的司钻控制台或辅助控制台(15)的进气口相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的氮气备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备用系统的第二组管路(1-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组氮气瓶阀(3a),所述多个第二组氮气瓶阀(3a)对应联接多个第二组高压氮气瓶(4a);所述第二组管路(1-2)上设置有第三组管路(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的氮气备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备用系统的第三组管路(1-3)上顺次设置有压力表(5)、第二组氮气瓶控制总阀(6),所述第二组氮气瓶控制总阀(6)联接充气软管和充气工具(14),所述充气软管和充气工具(14)联接控制管汇(17),所述控制管汇(17)上设置有蓄能器组(13),所述控制管汇(17)的另一端联接远程控制台(16);所述第三组管路(1-3)上设置有第四组管路(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的氮气备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备用系统的第四组管路(1-4)上顺次设置有隔离阀(7)、单向阀(8)、排放控制阀(9)、丝堵(10);所述第四组管路(1-4)上设置有高压软管(11),所述高压软管(11)位于所述单向阀(8)与所述排放控制阀(9)之间的管路段上;所述高压软管(11)联接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的备用球阀(18),所述备用球阀(18)通过所述控制管汇(17a)联接所述远程控制台(16);所述丝堵(10)联接外接排气管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的氮气备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备用系统的第四组管路(1-4)位于所述氮气备用系统的第三组管路(1-3)上的所述压力表(5)与所述第二组氮气瓶控制总阀(6)之间的管路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的氮气备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备用系统的第一组管路(1-1)是指自所述第一组高压氮气瓶的出气口(4-1)至所述氮气减压阀的出气口(2-1)之间的管路;所述氮气备用系统的第二组管路(1-2)是指自所述首端第二组高压氮气瓶的出气口(4a-1)至所述末端第二组高压氮气瓶的出气口(4a-2)之间的管路;所述氮气备用系统的第三组管路(1-3)是指自所述第二组管路(1-2)的中间段至所述第二组氮气瓶控制总阀(6)之间的管路;所述氮气备用系统的第四组管路(1-4)是指自所述第三组管路(1-3)的中间段至所述丝堵(10)之间的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厂,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4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可移动舞台
- 下一篇:一种卡扣偶接的吸光保温型建筑外墙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