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温控充气加压治疗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085858.3 申请日: 2013-02-25
公开(公告)号: CN203075172U 公开(公告)日: 2013-07-24
发明(设计)人: 李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 李志清
主分类号: A61H23/04 分类号: A61H23/04;A61F7/08;A61F7/1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欧阳凯;靳荣举
地址: 510515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智能 温控 充气 加压 治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温控充气加压治疗仪。

背景技术

糖尿病和静脉曲张等血管性疾病所致的四肢循环障碍、淋巴性组织水肿及慢性难愈创面,瘫痪和长时间卧床等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间歇充气加压治疗(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应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发生;改善血管性疾病所致四肢循环障碍、淋巴性组织水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治疗糖尿病者和静脉曲张性溃疡等慢性创面、四肢创伤性水肿、外伤骨折,预防急慢性疾病或手术后导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发生,预防静脉曲张剥离后血肿的形成等。有学者提出由先天性淋巴管发育不全或后天性疾病致使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下肢淋巴水肿患者,IPC应作为首选;对于高危的有严重创伤和那些遭受了大的外科手术的ICU病人来说,IPC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发生的措施。在其生理、压缩、交替间歇性气压模式中,压缩模式是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渐进充气加压,与静脉回流方向一致,每次循环从远心端由单腔渐增到多腔,同时充气加压,维持远端压力,促进静脉回流始终流向近心段,消肿效果最好。

目前临床主要使用比利时制造的Lymphactif四肢气压循环装置(6腔),韩国产的Lympha-Tron(DL-1200)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应用于改善血管性疾病所致四肢循环障碍、淋巴性水肿及多种原因导致的组织水肿,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发生。但价格均在1万元以上,非常昂贵,且均无温控功能。然而,让患肢在适当微热环境中,更有利于改善微循环。通过控制在适当温度条件下规律的充气和放气,使气压均匀由远心端到近心端渐进加压于患肢上,产生类似“肌肉泵”的作用,可提高IPC治疗效果。

创伤及术后患者不可避免地伴有瘢痕增生畸形的发生。瘢痕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畸形,且奇痒,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如何有效预防和抑制瘢痕增生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应用压力衣和弹力套等对瘢痕实施压力治疗辅以硅酮凝胶是目前临床防治瘢痕增生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加压治疗主要采用压力套(衣)或弹力绷带等,但因不能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瘢痕增生程度,客观判断和调整压力大小,且采用的材料弹性短时间内即迅速减退,压力不能持久稳定,不能直接显示压力值。而且压力套(衣)和弹力绷带不能给予均匀施压,且散热性差,患者穿戴时常因不能耐受其闷热、奇痒,甚至出现皮疹,而放弃。而国内外生产的瘢痕治疗仪有二类:一类基于音频脉冲,另一类基于电动按摩。如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汤黎明等人研制的瘢痕疙瘩音频治疗仪,沈阳大学电子医疗仪器厂研制的电脑瘢痕治疗仪,但因其作用单一,疗效不确定,且无压力温度等参数的显示和调整功能,未能在临床推广应用。

本人以多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基础,发现冷疗可有效抑制瘢痕内微血管的增生与扩张,减轻瘢痕疼痛与瘙痒等;联合实施加压、按摩与冷疗可显著抑制瘢痕增生,减轻瘢痕痛痒;并研制了集加压、按摩、冷疗作用于一体,类似于按摩仪的半导体制冷型智能瘢痕治疗仪(专利号:ZL 200720058383.3),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该治疗仪按摩头面积较小,且不能对瘢痕持续实施稳定压力。在瘢痕增生过程中,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也是导致组织肿胀和瘢痕增生的重要因素,采用IPC压缩模式能更有效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从而有利于抑制瘢痕增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温控充气加压治疗仪,本治疗仪可望能抑制瘢痕增生和改善四肢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智能温控充气加压治疗仪,包括套体、冷暖充气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套体内设置有气压腔,气压腔内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气压腔带有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到冷暖充气装置,冷暖充气装置的制冷加热元件、充气元件均连接到控制器。

所述冷暖充气装置的制冷加热元件为半导体加热制冷片,充气元件为气泵。或者,所述冷暖充气装置的制冷加热元件为空调制冷加热元件,充气元件为气泵。

每一根所述进气管均带有电磁保压阀,每一根所述排气管均带有电磁排气阀,电磁保压阀、电磁排气阀均连接到控制器。

所述气压腔为1~6个平行的环状腔体,每个环状腔体均附带有进气管和排气管。环状腔体按其所用于肢体的不同大小,而设计有不同大小规格。

所述气压腔为1个螺旋形状腔体、双排螺旋形状腔体或者三排螺旋形状腔体,进气口位于远心端,排口气位于近心端。工作时,气体进入,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清,未经李志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