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6614.7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森天澳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藏 急救 单架型 乘客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具体是指一种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我国现行技术规范GB7588-2003《电梯设计、制造、安装安全规范》中的有关强制执行条款要求,严格控制电梯轿厢面积,确保电梯不超载,额定载荷1000kg,电梯轿厢面积不允许超过3.4m2,为了便于常规使用,电梯轿厢内尺寸设计为1.6m(宽)×1.4m(深);而额定载荷800kg,电梯轿厢面积不允许超过1.9m2,为了便于常规使用,电梯轿厢内尺寸设计为1.4m(宽)×1.35m(深),电梯轿厢为后对重方式,而医疗急救用的急救单架长度均为1.9m。其不足之处是急救担架根本无法载入额定载荷1000kg或800kg传统上一般的电梯轿厢内,除非电梯轿厢深度尺寸加大到1.9m,而这样电梯轿厢面积超过我国现行技术规范GB7588-2003《电梯设计、制造、安装安全规范》中的有关强制执行条款要求。如果电梯轿厢做成细长形,这样电梯轿厢造型常规使用时更不方便,势必会造成电梯土建井道平面内尺寸会严重偏离常规,以及土建井道面积会严重增大,浪费土建面积,直接增加使用成本。这里就出现了使用的需要和电梯轿厢面积严格不允许超标的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包括电梯轿厢,还包括直角尾箱,所述直角尾箱设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后壁和侧壁连接处,所述电梯轿厢的侧壁或后壁设有安全门,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直角尾箱通过安全门连通。
优选的,所述安全门数量为2扇,所述安全门分别设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后壁和侧壁。
优选的,所述安全门为向内开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不改变传统电梯轿厢后对重方式的优点;既能适应运输又在轿厢内准备了急救单架,需要急救时打开安全门取出折叠单架,又能保证电梯轿厢面积不会超标,而且土建井道尺寸不会偏离常规,堪称电梯轿厢设计又一典范。
对土建井道平面尺寸不偏离常规,特别是常用1000kg和800kg的土建井道几乎不变。不浪费土建面积,不增加土建成本。
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能适用运输和提供急救单架又能满足运输的需要,赢得需要抢救病人的抢救时间,其社会经济效益的价值是巨大的。该技术适用于任何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住宅电梯的新梯涉及、以及现有的1000kg、800kg旧电梯改造成多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视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不改变原乘客电梯、住宅电梯后对重方式,在电梯轿厢左后壁和侧壁腾出可利用空间,不改变原电梯轿厢1节本机构,仅在电梯轿厢1后壁和侧壁增加一个直角尾箱2,其它任何结构、尺寸和电梯规格设计、制造安装上都无需改变,直角尾箱2固定在原电梯轿厢1后面,其电梯轿厢1和直角尾箱2的箱体地板处在同一平面,直角尾箱2高度小于1.2m,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空间位置的大小将其高度设计调整,原电梯轿厢1左后壁和左侧壁一扇或二扇1.2m高以下做成安全门3,电梯轿厢1与直角尾箱2接通,其安全门3向内拉开,取出急救担架4,保证急救单架能够顺畅运输。
平时安全门3关闭,直角尾箱2封闭,电梯仅能使用原电梯轿厢1,不能使用直角尾箱2,电梯常规运行时,面积不会超标,符合GB7588-2003《电梯设计、制造、安装安全规范》中电梯轿厢面积安全规范要求。
其安全门3向电梯轿厢1内拉的内开式一扇或二扇安全门。
使用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森天澳电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森天澳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6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