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灶挡风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6790.0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5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超凡 |
主分类号: | F24C15/28 | 分类号: | F24C1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灶 挡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挡风罩,可解决ZL200720311845.8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布的家用燃气灶挡风板(即燃气灶挡风罩)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使用时防风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问题,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了挡风罩的防风节能效果。
背景技术
以专利号为ZL200720311845.8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制作的燃气灶挡风罩,能够将很大部分的气流挡在燃气灶的燃烧火焰之外,确实起到了良好的防风和节能效果。但由于挡风罩上设置有敞开式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在遇上风力较大的时候,气流可以通过受风面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入并直接吹到火焰上,使火焰产生较大的摆动,并且从受风面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入的气流,可直接从背风面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流出,仍会带走不少的热量,故此,其防风和节能效果仍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和提高挡风罩的防风和节能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挡风罩,它是以ZL200720311845.8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布的家用燃气灶挡风板(即燃气灶挡风罩)为技术基础,主要由用不锈钢薄板或薄钢板或可卷弯加工的耐热合金材料卷弯制成的径向可弹性变形的、圆弧圈形的挡风面板1构成;面板1的圆弧圈的两个端部闭合连接;在面板1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观火口1-1;在面板1的上方其他位置,还设置若干个出气口1-2;在面板1的下方,设置若干个进气口1-3;
其特征是:在面板1下方的各个进气口1-3上,各配置一块气流导入板8,气流导入板8的一侧边与面板1连接,另一侧向面板1的圆弧圈内倾斜,与圆弧圈内壁形成开口状态;而在面板1上方的各个出气口1-2上,各配置一块气流导入板7,在气流导入板8与面板1连接的同侧,气流导出板7与面板1连接,另一侧向面板1的圆弧圈外倾斜,与圆弧圈外壁形成开口状态;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流导入板8使从进气口1-3进入的气流切向进入挡风罩面板1的圆弧圈内并形成旋转气流,避免气流对燃烧火焰的直接吹袭并延长了气流在挡风罩内的停留时间;气流导出板7阻挡气流从出气口1-2进入挡风罩内,并使圆弧圈内旋转上升的热废气在出气口1-2处顺着气流导出板7切向排出,从而改善和提高了挡风罩的防风和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与燃气灶面板5及燃气灶支架4配合时的轴测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与燃气灶面板5及炒锅6配合时的轴测图。
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7是第三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8是第四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9是第五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10是第六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11是第七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12是第八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13是第九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14是第十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15是第十一实施例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图4、图5的第一实施例中,进气口1-3上配置形状为矩形弯板、左侧与面板1焊接连接、右侧与面板1的圆弧圈内壁形成开口状态的气流导入板8;出气口1-2上配置形状为矩形弯板、左侧与面板1焊接连接、右侧与面板1的圆弧圈外壁形成开口状态的气流导出板7;挡风罩配置了螺钉2和螺母3;在面板1的竖边一1-4侧的端部,设置孔一1-8,而在面板1的竖边二1-5侧的端部,设置孔二1-9,孔一1-8和孔二1-9中至少一个是长条形孔;螺钉2穿过孔二1-9和孔一1-8与螺母3旋合,面板(1)的圆弧圈的两侧端部构成可调节圆弧圈直径大小的螺纹紧固闭合连接;气流导入板8在开口处用支撑10固定,气流导出板7在开口处用支撑9固定。
在图6的第二实施例中,进气口1-3上配置形状为矩形弯板、右侧与面板1焊接连接、左侧与面板1的圆弧圈内壁形成开口状态的气流导入板8;出气口1-2上配置形状为矩形弯板、右侧与面板1焊接连接、左侧与面板1的圆弧圈外壁形成开口状态的气流导出板7。
在图7的第三实施例中,进气口1-3上配置形状为矩形弯板、左侧与面板1用铆钉12连接、右侧与面板1的圆弧圈内壁形成开口状态的气流导入板8;出气口1-2上配置形状为矩形弯板、左侧与面板1用铆钉11连接、右侧与面板1的圆弧圈外壁形成开口状态的气流导出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超凡,未经李超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6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房屋南向集热墙
- 下一篇:一种锅支架嵌入式的家用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