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柄控制式电热茶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7353.0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4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曾锡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锡元 |
主分类号: | A47J31/41 | 分类号: | A47J31/41;A47J3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控制 电热 茶炉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柄控制式电热茶炉组件。
背景技术
中国的茶道文化久远悠长,茶炉也是在现代家庭中最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现有的茶炉组件通常包括茶壶和茶炉,茶炉设置有开关、泡茶等按键,茶壶放在茶炉上加热,茶炉上连接有出水龙头。使用时,将茶壶对准出水龙头的末端满水后,放在茶炉的加热盘上,按下茶炉上的开关和泡茶键,即可开始加热。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茶炉组件本身的功能较为单一,缺少实时监控水温的装置,且茶壶在接水时,关闭水龙头不够方便快捷,如果用户疏忽没有及时关闭水龙头,导致水溢出了茶壶,洒在茶炉上,不但会影响茶炉的清洁,亦可能导致加热盘短路,将茶炉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时了解茶壶内的温度,并有效控制水流量,防止水溢出至茶炉的手柄控制式电热茶炉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柄控制式电热茶炉组件,包括茶壶和茶炉,所述茶炉上设有出水龙头,所述出水龙头的管道内设有加水芯片;所述茶壶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内设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加水芯片通信连接;所述茶壶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手柄的外侧设有数码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还设有按键,所述按键包括开关键、加水键、烧水键和消毒键,所述按键与所述控制芯片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龙头从所述茶炉的底部向上升出至茶炉的上方,所述出水龙头的末端向下弯曲。
进一步地,所述茶壶的手柄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龙头管道内设有电水泵,所述电水泵上连接有所述加水芯片。
因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柄控制式电热茶炉组件,利用茶壶内的温度检测装置和手柄上的数码显示屏,可以实时了解茶壶内的温度,且当需要加水时,用户只需要将茶壶对准出水龙头的末端,按下加水键就可以加水,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了解茶壶内加热状态、关闭水龙头不够方便快捷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控制准确性和便捷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柄控制式电热茶炉组件;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壶的主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柄控制式电热茶炉组件,包括茶壶1和茶炉6,茶炉6上连接有出水龙头5,出水龙头5从茶炉6的底部向上升出至茶炉6的上方,其出水龙头5的末端弯曲向下设置,出水龙头5管道内设有电水泵,电水泵上连接有加水芯片,加水芯片可控制电水泵的开启和关闭,茶炉6上表面设有加热盘(图中未示出),茶壶1可置于加热盘上。
在茶壶1内部设有感温包,用于检测茶壶1内的温度。参见图1及图3,茶壶1包括手柄2,手柄2呈弧形,以方便手持。手柄2内部设有控制芯片,在手柄2的外侧,设有数码显示屏3,数码显示屏3可用于实时显示感温包测得的温度,在手柄2上还设有按键4,按键4分别为开关键,加水键,烧水键,消毒键。用户按下开关键使控制芯片上电,烧水键可使茶壶1的水开始加热,消毒键可使茶壶1的水开始加热至沸腾,出水龙头5内的加水芯片与手柄2内的控制芯片通信连接,例如可以是无线通信,加水键给控制芯片信号,控制芯片进一步控制加水芯片,加水芯片控制电水泵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出水龙头5内水流的通断。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用户可以实时观察到茶壶1内的温度,且当需要加水时,用户只需要将茶壶1对准出水龙头5的末端,按下加水键就可以加水,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锡元,未经曾锡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7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