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板模块与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7645.4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4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汉洋;郭俊志;王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板 模块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板模块与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板模块与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简称为NB)、平板电脑(tablet PC)与智能手机(smart phone)等产品已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电子装置的型态与使用功能越来越多元化,便利性与实用性让这些电子装置更为普及,可针对不同用途使用。
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一般会配置键盘(keyboard)与触控板(touch pad)以作为电子装置的输入界面。触控板通常是以键盘上的G键与H键为中心而设置在键盘的一侧,以让使用者在操作键盘与触控板时有较为对称的界面。但在较大尺寸的笔记本电脑,其通常会在键盘的一侧另设置有数字键,然触控板仍因其对应G键与H键而相对地位于机体的偏左边。此举导致触控板偏于机体的一侧,而让该侧的置手区(palm rest)面积较小,也因而造成使用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板模块与电子装置,能调整触控板的位置而具有良好的使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模块适于组装在一电子装置的一壳体上。触控板模块包括一对滑槽、一触控板以及一定位销。滑槽平行且相对地组装至壳体,其中一滑槽具有多个定位孔。触控板可移动地耦接至滑槽并沿滑槽来回移动。定位销可移动地配置于触控板的一侧。当定位销随触控板移动至对应其中一定位孔处时,定位销适于移入并定位于定位孔,以使触控板固定于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以及一触控板模块。触控板模块组装于壳体上。触控板模块包括一对滑槽、一触控板以及一定位销。滑槽平行且相对地组装至壳体,其中一滑槽具有多个定位孔。触控板可移动地耦接至滑槽并沿滑槽来回移动。定位销可移动地配置于触控板的一侧。当定位销随触控板移动至对应其中一定位孔处时,定位销适于移入并定位于定位孔,以使触控板固定于滑槽。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模块与电子装置将触控板可移动地耦接至平行且相对地组装至壳体的一对滑槽并沿滑槽来回移动,并将可移动地配置于触控板的一侧且能随触控板移动的定位销移入并定位于位于其中一滑槽上的其中一定位孔,以使触控板固定于滑槽。由此可知,触控板能沿滑槽移动而调整位置,并通过定位销定位于其中一定位孔而固定于滑槽。据此,触控板模块与电子装置能调整触控板的位置而具有良好的使用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触控板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触控板模块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触控板模块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触控板模块于另一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50:电子装置;
52:壳体;
52a:开口;
54:键盘;
56:显示器;
100:触控板模块;
110a、110b:滑槽;
112a、112b:上壁;
114a、114b:下壁;
116a、116b:内壁;
118a、118b:沟槽;
120:触控板;
122:触控部;
124:折弯部;
130:定位销;
132:穿入段;
134:上抵靠部;
136:下抵靠部;
138:延伸段;
140a~140d:定位孔;
150:盖板;
160:弹性件;
H:水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包括壳体52以及触控板模块100。壳体52具有开口52a。触控板模块100组装于壳体52上并对应于开口52a,以使触控面暴露出该壳体52外,而让使用者能通过操作触控板模块100来控制电子装置50。电子装置5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且电子装置50还配置有其他操作界面例如是键盘54或是显示器(display)56,以输入数据至电子装置50或者输出对应于电子装置50的数据,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电子装置50的种类,任何通过触控板模块100作为输入界面者,皆可适用于本实施例。另,为使说明更加清楚,以下将以空间坐标搭配图示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7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生长用氙气灯
- 下一篇:CT用X射线管靶盘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