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射频识别和条码扫描技术的智能导医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8234.7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0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百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2 | 分类号: | G06Q50/22;G06K7/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频 识别 条码 扫描 技术 智能 导医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医仪,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射频识别和条码扫描技术的智能导医仪。
背景技术
医疗健康领域如医院、体检及普查中心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最具生气的行业之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百姓健康意识的提高,每年例行体检和日常看病经常人满为患,手续繁杂和排队等待成了最让人头疼的事,“看病难”严重影响了患者就医的效率和满意度。
目前医院虽通过增加导医服务等措施,但缺乏技术保障,未能有效地解决排队等候的问题;同时由于进行项目变更仍需要到各个部门办理,导致反复排队或插队等混乱,引起时间和成本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指导患者就医或体检流程、辅助甚至可以替代人工导医服务的基于射频识别和条码扫描技术的智能导医仪。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和条码扫描技术的智能导医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导医仪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上连接有存储器、射频识别芯片读写器、条形码扫描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发射接收装置。
所述的输入模块为键盘和触摸屏。
所述的输出模块为液晶显示器和语音播放器。
所述的发射接收装置为天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医仪能快速扫描读取患者信息、快速增加变更自选项目、指导排队和就医流程,有效提高了就医速度和效率,通过电子信息匹配减少或避免医疗错误,节省了医院人力,解决了排队等候、项目变更、手续繁杂、医疗疑惑等难题,避免了节假日和人流量大的情况下出现拥挤排队的情况,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中央处理器,2-存储器,3-射频识别芯片读写器,4-条形码扫描模块,5-键盘和触摸屏,6-液晶显示器和语音播放器,7-发射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和条码扫描技术的智能导医仪,其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器1,中央处理器1上连接有存储器2、射频识别芯片读写器3、条形码扫描模块4、输入模块5、输出模块6和发射接收装置7。输入模块5为键盘和触摸屏。输出模块6为液晶显示器和语音播放器。发射接收装置7为天线。
中央处理器1主要用于处理计算来自各个部件的信息,以及协调各部件之间协同工作。存储器2用于存储处理、计算过后的数据信息。射频识别芯片读写器3采用防碰撞算法,能够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甚至透过障碍物读取出电子标签存储的患者信息。条形码扫描模块4能够识读一维/二维条码,查询出条码存储的患者信息。输入模块5为键盘和触摸屏,键盘包括方向键和确定、取消按键,用于选择和变更项目。输出模块6为液晶显示器和语音播放器,用于显示和播放中央处理器1处理计算后的医学项目信息、排队等待信息以及人机交互的信息等。发射接收装置7用于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输数据的发射和接收。
智能导医仪可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到电脑上,实现存储器2中的数据信息与网络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智能导医仪可以是手持移动式,也可以是固定在墙上或落地的自助式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院方系统连接。
智能导医仪的工作流程如下:
1. 患者报到: 患者进入医疗机构(医院或体检中心等),服务台记录患者信息,确定就诊流程或检查项目,据此生成和分发射频识别电子标签、RFID卡或一维/二维条码标签给患者,根据医疗机构的要求患者可能需要预付押金用于支付后续诊断及医药费;
2、导医: 患者按程序到相应科室前,在服务人员帮助下,或独立使用智能导医仪,读取射频识别电子标签、RFID卡或一维/二维条码标签存储的患者信息,按先后次序和优先级进行排队分号,一旦时间到,智能导医仪就呼叫患者就诊;此外,智能导医仪可以自动播报该科室、医疗项目的信息,如医师介绍、检查流程与注意事项等;如果患者要求增加或变更流程,增加或减少检查项目,也可使用智能导医仪进行快速操作,相关信息同步到网络服务器,完成处理和数据更新,而无需回到服务台办理。
3.就诊: 患者进入科室治疗或检查, 医生核对射频识别电子标签、RFID卡或一维/二维条码标签,记录诊断及检查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百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百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8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