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角墙管道防攀爬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8279.4 | 申请日: | 201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1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谭全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全清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G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角 管道 攀爬 报警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角墙管道防攀爬报警器。
背景技术
1,不少居民小区的燃气、排水管道大多架设在楼房平面的墙壁或夹角的墙壁上,由于管道距窗户较近,盗贼常利用管道攀爬上楼层,进入住户家中进行偷盗活动,给个人财产带来损失的同时,给社会治安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盗贼利用管道攀爬上楼层,进入住户家中进行偷盗活动,给个人财产带来损失的同时,给社会治安造成安全隐患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角墙管道防攀爬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夹角墙管道防攀爬报警器是由报警器及防攀爬罩组成。
报警器,是在一绝缘的盒体内,设置的蓄电池,电源开关,自锁开关、按纽开关,语音集成块、语音功放块、扬声器顺序电连后,自锁开关经导线与安装在开关盒内的触点A及触点B、触点B′电连。
防攀爬罩是在一管道上设置一半圆套筒,半圆套筒上设置一1/4伞形的罩体,罩体半径为60-80cm,罩体上设置有多根筋条,筋条上设置一绳扣A,绳扣B、绳扣C、半圆套筒上方设置一C字形的弧形卡A,弧形卡A上设置一绳环,弧形卡A两端的圆孔中设置一螺丝A,罩体经螺丝A紧固在管道上,弧形卡A上方的管道上设置一弧形卡C,弧形卡C的两端设置一螺丝B,螺丝B上设置一绝缘、透明的开关盒,弧形卡C、开关盒经螺丝B紧固在管道上,开关盒的一侧设置一槽口,槽口两侧的支柱上经一铆钉与设置的支条、张力弹簧活动连接,支条能在槽口中上下活动,绳扣A、绳扣B、绳扣C分别与绳索A、绳索B、绳索C的一端连接,另端与一圆环连接,圆环与绳索D的一端连接,另端经弧形卡A上的绳环与支条的一端连接,支条的另端设置一触点A,与触点A对应的开关盒内设置一触点B、触点B′,触点A,触点B、触点B′分别经导线与报警器盒体内的自锁开关连接。
所述部件由金属或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制作,半圆套筒,罩体,筋条,弧形卡A,绳扣A、绳扣B、绳扣C共为一体。
报警信号采用警笛声的语音集成块,电源为充电电池或普通电池。
安装,先将罩体经弧形卡A圆孔上的螺丝A紧固在夹角墙墙壁的管道上,弧形卡C在管道上的位置按绳索D的长度确定后,将弧形卡C、开关盒经螺丝B紧固在管道上,报警器置放在临管道较近的住户或专职人员处。
调试,通过透明的开关盒,调节绳索D的长度将支条端部的触点A调节到触点B、触点B′之间,接通电源,将触点A与触点B或触点B′接触,自锁开关接通电源的同时锁定电源导通,报警器报警。
工作原理是
1,当盗贼攀爬管道至防攀爬罩下时,必须翻越罩体才能继续攀爬管道,由于罩体半径较大,表面光滑无着手之处,罩体是盗贼攀爬管道的第一道防线。
2,即或盗贼能抓到罩体边缘,在外力作用下,罩体上的绳索A、绳索B、绳索C间失去平衡,绳索D向下移动并拉动支条的一端,支条克服张力弹簧的张力,另端的触点A向触点B′移动并触发自锁开关接通的同时锁定电源,电流经语音集成块、语音功放块由扬声器发出报警声。
3,即或盗贼将绳索A、绳索B、绳索C的其中一根割断,绳索A、绳索B、绳索C间失去平衡,绳索D向上移动使支条的一端失去拉力,在张力弹簧的作用下,另端的触点A向触点B移动并触发报警器报警。
按纽开关用于当处理完事故后解除自锁开关接通和锁定电源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盗贼攀爬至防攀爬罩下时无法继续攀爬,即或能抓到罩体边缘或割断绳索,会导至报警器报警,报警声能及引起有关人员的注意,管道在双重防护下,迫使盗贼无法继续攀爬,在保护个人财产免受损失的同时,有利于小区的社会治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本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的A-A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的I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的II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全清,未经谭全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82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